国内自古就有“南粉北面”的说法
在湖南省外,大家只知道湖南米粉
殊不知,湖南米粉有很多种
每个地方的米粉都不一样
今天呈上各地的米粉证据
湖南米粉到底哪家强
第一碗:长沙米粉
长沙人习惯早上嗦一碗粉,米粉一碗是二两,这个是标准配置。
大多数人偏爱扁粉,因为扁粉比圆粉更容易入味,
先嗦粉再喝汤,一碗粉下肚,身上微微冒汗,神清气爽。
长沙的米粉店无数家,风味一脉相承,却又各具微妙差别。
比起装修时髦的新派粉店,长沙人更爱街头巷尾的苍蝇店子,大家围在一起唆粉,
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能说上两句,充满了市井气,很有老长沙的气息。
第二碗:衡阳米粉
衡阳目前的鱼粉溯源应该是衡阳县的渣江鱼粉。早在上世纪就声名远扬。
但是由于当时的流通障碍,经济不发达,只是限于衡阳县的区域,早在八十年代中期衡阳县城西渡开了第一家鱼粉店。
直到到九十年代初期鱼粉才陆续开到衡阳市内。
历史典故:相传彭玉麟创建水师,有不少将士来自北方,吃不惯米饭,常思家乡面条。
军中伙夫为解他们的思乡之情,将剩饭晒干,磨成粉浆,经过发酵再榨成米粉。
没想到这种外形似面的米粉柔软爽滑,又极易消化,不仅深得北方将士欢心,同样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鲜榨米粉的习惯渐渐在渣江传开,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
第三碗:湘西米粉
湘西是没有扁粉的,都是吃圆粉,而且湘西也不做炒码粉,都是炖码子。
比起长沙和常德的米粉,湘西的哨子要丰富得多,比如:
木耳肉丝,肉沫,酸辣肚片,酸菜肉片,牛肚,羊肉,肥肠,香肠,红烧肉,猪脚,排骨,牛肉……
湘西米粉的汤汁不是很油,但却异常入味,加点辣椒和醋,
一般还要放点酸豆角或酸萝卜丁,再加一颗卤蛋或一根油条或者灯盏窝,简直人间美味。
第四碗:常德米粉
和长沙人不同,常德人喜欢吃圆粉,圆粉比较有韧劲,而且入口更爽滑。
牛肉粉是最出名的,因为它的制作是非常值得人称赞的!
1
熬汤要选用当地最好的牛肉和牛骨,加入中草药包一起煮来吊味。
而且跟一般煲汤不一样的是,牛肉粉的汤是开着盖煮的,便于把牛肉的腥味释放掉。
2
这样的汤再加上些许牛油一拌,浓郁而厚重,和辣椒、葱段都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欲罢不能。
3
津市的炖粉更是米粉界的战斗机,如果把长沙的米粉炖这么久,想必早已经稀烂,全不成形了吧。
在慢炖的过程中,浓厚的牛肉汤汁就全部融入到米粉当中,醇厚辛香,回味悠长。
第五碗:邵阳米粉
江湖上有人说,吃过了邵阳的米粉,你才算真的吃过了米粉。
邵阳米粉有两大特色,粗和硬,因为它是用米碾出来的,口感独一无二!
正宗的邵阳米粉直径在1/8-3/16mm之间,因为米粉太粗太硬,所以臊子是关键,臊子也代表着汤头的味道。
而且各家的卤水配方不传外姓的秘籍,那个味道你是不可能在自家厨房里复制的。
邵阳米粉的臊子标配是豆腐、木耳,最受大家喜爱的是大片牛肉,最有名气的邵阳米粉店是回民食堂。
第六碗:湘潭米粉
和其他米粉比起来,湘潭米粉显得有些默默无闻,属于小家碧玉型,
是不会刻意去寻找但吃了却让人常常怀念的美味。
湘潭米粉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粉皮薄,
但是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而且非常容易入味。
有人说湘潭米粉
在湘潭人心中的地位是这样的
↓↓↓
没人陪吃饭就吃米粉;
没胃口又必须吃饭就吃米粉;
不知道吃什么了就吃米粉;
天热了可以吃米粉;
天冷了就更想吃米粉;
早餐喜欢唆碗粉解决,
晚餐吃米粉也是一件
幸福
事儿
第七碗:怀化米粉
有网友说,怀化的粉,好吃在芷江洪江怀化片区,
最主要讲究汤汁以及米粉的软硬程度,其次,讲究配料。
沅陵的猪脚粉也是一绝。筋道十足的米粉,配上一份猪脚哨子精心入味,
那样朴素扎实的一碗,光看着就已让人心满意足了。
还有芷江的鸭肉粉。重点是它的盖码,有鸭头、鸭块、鸭肠、鸭腿、鸭翅、鸭脖子、鸭掌等等,
顾客可以各取所需来点做米粉盖码。
鸭肉不硬渗汤了不绵,鸭骨头都是酥的,羊骨汤打底,哨子一绝,满分。
第八碗:株洲米粉
株洲攸县的米粉历史悠久,株洲攸县米粉传承了先人传统制粉方法,
但在生产过程了中有很大的创新,这使得株洲攸县米粉色美的同时不乏弹性。
它不像长沙米粉在下锅之前已经是软的了,
它在下锅之前是干燥的,是硬邦邦的,脆脆的。株洲的米粉只是圆的,扁的叫面。
米粉好不好吃还要看汤,株洲攸县米粉在汤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株洲攸县米粉一般是作汤粉吃,也有炒着吃的。汤煮得好或炒得好,都是极好吃的。
第九碗:永州卤粉
永州人一旦离开永州十天半月的,哪怕是天天吃着山珍海味,偶尔还是会想念起咱永州的卤粉,
说句实在话,与那出名很多的桂林米粉相比,咱永州这卤粉,还真是好吃得让人不小心啃掉舌头。
1米粉有卤菜粉、汤粉、牛腩粉、生菜粉和马肉米粉几种。
米粉本身淡而无味,关键在卤水,店家熬制的卤水都有各自的绝招。
2一般是用豆豉、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小茴香等香料坐锅,放入猪肉、猪骨、牛肉、下水等,
再加入三花酒、罗汉果等配料,先用武火,
然后用文火精心熬制,方能制出香气扑鼻味道纯美、营美丰富的卤水,与米粉拌和,
佐以油炸花生或黄豆、葱花、芫荽、辣椒,那味道堪称好极了。
第十碗:郴州鱼粉
早餐一说起栖凤渡鱼粉,只要是郴州人,应该都会下意识地咂咂嘴巴,
于是,一股浓烈的鱼香和着辛辣味便回味在你口舌生津的嘴里了。
栖凤渡鱼粉是用鲜鱼加放在粉条内,再加少许酸菜辣椒,看上去颜色红艳,吃起来味道鲜美。
河鲢鱼杀了熬成鱼汤,加入当地的五爪朝天红椒粉、调入当地特产豆膏、茶油等佐料,再用干切粉做成鱼粉。
栖凤渡鱼粉的做法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又不简单,最关键的是汤料,
它由各种调料熬制而成,里面少不了鱼、姜、蒜、辣椒和茶油,那鱼必须是鲢鱼,
而且应是早晨买来的活生生的鲢鱼,容不的半点假,用隔夜的或放在冰箱里的鱼来做,那汤料定不会鲜。
辣而且鲜构成了鱼粉的特殊风味。
第十一碗:醴陵炒粉
作为醴陵最负盛名的美食之一,
极似电影《食神》中的蛋炒饭,食材简单,做法也不复杂,
但味道全系于掌勺人对火候的精准把握,是油与火的艺术。
醴陵炒粉既是醴陵厨艺人高超的烹饪技术的代表,
也是醴陵人巧手办事、化平淡为神奇的精明特质的体现。
醴陵炒粉是街边早餐和夜宵的绝对主角。
第十二碗:湘乡银丝粉
湘乡人都知道,湘乡的银丝粉是湘乡的一大特色,湘乡的银丝粉特别有名,
独特的手工制法和特别鲜美的汤头,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的。
湘乡米粉以新鲜扁粉为主要原料,以石磨将早稻米磨成米浆,
再用蒸笼将米浆摊制成米皮,晾凉后切成条状。
口感薄软细腻,与同为大米制品的河粉、米线形成强烈对比。
湖南米粉的主流,色白如银,状细如丝,是湘乡人最喜欢的早餐之一。
第十三碗:新化红油米粉
正宗的新化红油米粉一般是手工制作,分为圆粉与扁粉。
口感筋道,满足食客的饕餮之心。大口大口的嗦粉,伴随着丰富蛋白质的牛肉,豆干欢快的入了五脏庙。
吃新化红油米粉要先喝汤,汤是它的精华,
当然切勿贪多,一个是太烫防止烫伤,
另一个是汤底中必定有山胡椒油,吃太多太快容易被呛到。
即使你跟老板说了不要放。
但是,不好意思,那是汤底熬制过程中就自带的了,避免不了,就去享受吧。
也许你会爱上那种小心翼翼又火急火燎的感觉。
看了这么多米粉
是不是口水都要流了呢?
来源
掌上长沙、衡阳发布、红网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怀化聊天交友社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