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论教
育见劳动
春日融融,万物勃生。4月22日上午,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明湖论教”首场学术论坛——劳动教育专场,正式拉开序幕。
本次论坛通过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济南教育客户端与大家云端相约。众多大咖从专业角度、更广视角、更高维度,聚焦一线学校劳动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的路径与策略,为一线学校带去更多的启发、参考与指引。
-满满仪式感的劳动周课程-
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小学校长王式斌作为特邀嘉宾在论坛发言,以《满满仪式感,让劳动周课程真实发生》为题介绍了我校劳动周课程的实施过程。
我校的劳动周课程整合学校、社区以及家庭的资源,对标国家劳动教育要求,落实学校办学理念,进行校本化实施。构建了“四面八方”全环境劳动周教育课程框架。
-劳动周课程诠释两点-
——根据不同年级段、实施的时间段,时间段中遇到的纪念日和德育的月主题等,邀请家长、学生一起参与研制适合本班的劳动周课程表,做到“一班一课表”。
——强调落实我校“健康教育”理念,围绕健康与生态,深耕“田园牧歌”“暖心行动”“营家小厨”“绿色营”。
在实施课程的时候,我校强调课程的闭环管理,通过满满的仪式感,让劳动周课程真实发生。
仪式1:有头有尾,彰显课程的“完整性”
“头”是指郑重的启动仪式。
“尾”是指隆重的总结仪式
“头”是指郑重的启动仪式
每个班开始劳动周课程的时候,都要召开一个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老师要向每一位同学清楚解读整个劳动周课程的内容以及达成的目标。同学们也要在劳动周之前形成本次劳动周“文化之旅”——例如形成本次劳动周口号、歌曲,做好组织构建等。启动仪式校长都会参加,并做动员讲话,向劳动周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班长要将“流动红旗”挂在班级外,全班还要在旗帜之下合影留念。我们发现劳动周课程郑重开启,能使课程成功一半。
“尾”是指隆重的总结仪式
课程实施不能虎头蛇尾。每个班级完成劳动周后,学校都要组织召开一次结业仪式。老师会带领学生通过影像再次回顾劳动周,老师、家长、同学要在一起认真细数课程中那些难忘的人和事,总结仪式上要颁发“劳动周课程结业证书”,还要表彰课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团队。我们发现劳动周课程隆重总结,才使课程更像课程了。
仪式2:有表有里,彰显课程的“趣味性”
课程有趣,学生才能喜欢,并会投入饱满学习实践热情——学校科学设计劳动周课程,做到“有表有里”。里要科学,表要漂亮。
表是“红马甲”
表是“红马甲”——劳动周中每个同学要穿上红马甲,穿上红马甲有自豪也有责任。一周中校园处处、时时可以看到“红马甲”在行动。而其他班级也向红马甲投去羡慕、尊敬的眼光,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课程中的学生体会到“劳动最光荣”。
表是“微视频”
表还是“微视频”——学校课程组精心捕捉一天中一幕幕精彩瞬间,并制作出精美的微视频。不仅做好课程的留痕,更值得每个学生珍藏。对学生来说,这些微视频是在劳动周学习中的珍贵礼物。另外,其他班级的学生也可以在观看到小视频时,对课程做出评价,让更多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断甄别选择,促进劳动周课程越来越好。
仪式3:有模有样,彰显课程的“示范性”
劳动教育需要榜样,也需要技术示范。我校的“劳动周”一直有一个保留的内容——“致敬劳动者”主题活动。
学校邀请了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李洪文书记等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走进课堂。还做了“线上寻访阿里戍边警察”,“连线国家女排队员”“连线女足队员”,还有“连线学雷锋典范孙桂琴老人”等。难忘的学劳模活动,在与榜样面对面的交流中,逐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要想有样儿,需要师资,学校发挥全体老师乃至家长的才能,走进学校的劳动教室,创建了一个以快餐、面点制作和烘焙为主的“营厨”品牌。营厨的产品又成为学生开展活动的礼物。例如,亲手做的小点心,慰问敬老院老人等等。
有头有尾,有表有里,有模有样,正是这些满满的仪式感,让劳动周课程在我们“营小”真实发生。
满满仪式感,
让劳动周课程
真实发生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我校将牢记新时代教育使命,积极推动劳动周课程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