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全媒体讯12月16日,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来自该县水东镇的患者舒某连连称赞,“这里的医生,不仅医术精湛,责任感也很强,真的是名不虚传。”一直以来,溆浦县中医药工作基础扎实,全县有83个中药材品种,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该县中医药事业发展一度遭遇“瓶颈”,影响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对此,该县坚持问题导向,把推进将中医药产业发展列入“走找想促”活动的重要课题,积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围绕查找出来的10个问题,出台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十条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今年,溆浦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并荣获“山银花之乡”称号。全县现有中医诊所及养生保健机构88家,每万人中医药人员6.42人,中医全科医生占比0.62人。针对“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该县明确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综合绩效评估内容,出台支持产业发展“十五条措施”。将万中医药工作经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对中医药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投入5.6医院新院区项目建设。将中医药报销比例提高5%,医院医医院提高5%。调研中,该县发现中医药服务体系在乡镇尚未建立或完善,导致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普及和推广受到限制。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牵头研究对策。经集思广益,最终决定在全县实施“三大工程”建设,形成“医院为龙头、医院中医科室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截至目前,25家乡镇卫生院完成中医馆建设,有“旗舰中医馆”5个;个行政村卫生室开展4类6项中医适宜技术,有“中医阁”个,实现了中医药“十五分钟服务圈”目标。为解决基层待遇低、平台差,缺少中医药高端领军人才,实用人才数量不足等问题,该县深入实施中医药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让群众看上好中医。成立名中医工作室2个,获批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1个,培养名中医16人,其中省级名老中医2人,研制青风藤片系列制剂诊治美国等地患者30余万人。实施“五溪人才”计划,引进中医药人才13名,开展中医师带徒25人、西学中68人。对乡镇、村中医药人员开展培训人次,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占31.2%,村卫生室均配备1名以上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溆浦素有“中药材之乡”美誉。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纳入农业“一特两辅”重大产业布局,并作为“5+N”现代化产业体系之一谋划推进。每年安排万元,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投资1亿元的悦新龙成中药项目于今年9月底投产,预计年产中药饮片吨,产值1.5亿元。“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强县’目标。”溆浦县委书记郑湘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抓实干,不断提升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努力为怀化市建设“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贡献“溆浦之力”,彰显“溆浦之为”。(陈小勇舒晓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huashizx.com/hhfc/4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