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字“九天工厂”↑阅读更多文章
历史以时间为经纬,通过文字、文物等载体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时候,我们对记录、反映事件的文字、文物缺乏必要的敏感,以废物、废弃等形态,将历史压缩到模糊,甚至变成一种传说。
焦柳铁路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不到50年历史。这近50年中,铁路人创造了武陵山脉发展铁路的历史。但是,能够展现这段历史的文字与文物有哪些呢?我们生活在历史中,但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总是淡薄历史责任。只有在岁月涤荡中,我们才发现那些经历时间流逝还面貌清秀的文字、文物显得弥足珍贵,甚至有一种吉光片羽的神圣光环。
5月17日10时30分,焦柳铁路官坝站助理站长胡其军从车站食堂大师傅彭水英家里找回“怀化至大庸北列车时刻表”木版揭示牌时说:“差一点,这揭示牌就成了柴火!没想到它反映了一段历史!”
这块木版“怀化至大庸北列车时刻表”长约3米、宽约2米,上面用墨水拓印/6次普客大庸北至怀化区段所有小站的停站时刻,清晰反映出这对客车在所有小站均办理客运营业的历史。今年53岁的官坝站食堂大师傅彭水英是永顺县小溪镇官坝村村民,她见证了官坝站有客运营业的日子。“去年9月份,车站将这块牌子从仓库清理出来扔掉后,我看是木板做的,就带回家,准备做柴火烧。可是,当我看到上面有时刻表时,我就没舍得烧,就放在那里,留个念想!没想到,今天胡站长又要回了,还有可能成为文物了!”当日10时50分,彭水英在车站食堂一边搞卫生一边说道。
现在,焦柳铁路上已经没有“大庸北”站,只有“张家界北”站了。曾经的站名变迁,在木版时刻表上可以佐证。当年的“罗依溪”站也没有了,只有“猛洞河”站了。当年的“乾州”站也没有了,只有“吉首南”站。当年的“大庸南”站也没有了,只有巍峨大气的“张家界”站了。这块木版时刻表将当年的区段各站站名以及办理客运的盛况折射得真真切切。
特别是上面的/6次普客更是记录了历史时刻。据官坝站原站长、现二家河站长何凯介绍,焦柳铁路在年试运营客车开行的是/6次客车,到年开行的是/6次客车,直到年才开行/6次普客。也就是说,这块木版“怀化至大庸北列车时刻表”应该是年前后制作,然后悬挂于官坝车站候车室或售票厅的。现在的官坝站候车室已经成为车站活动室,而售票厅已经成为站长室,都不见一丝一毫的客运服务气息。
环顾官坝站,已经看不到曾经办理客运营业的清晰痕迹。特别是站房经过改造或废弃,已经没有明显客运服务特点。当年的客运内务台账经过业务变更,也已经被当做废品处理。让胡其军感到庆幸的是,这块木版“怀化至大庸北列车时刻表”竟然在车站仓库放了几十年,直到去年9月才被清理。更庆幸的是,食堂大师傅竟然把清理的木版“怀化至大庸北列车时刻表”带回了家。特别需要庆幸的是,这木版“怀化至大庸北列车时刻表”还没有被烧掉。
虽然,这块木版“怀化至大庸北列车时刻表”不一定能成为文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铁证一般记录了小站曾经办理客运的历史,不容置疑。
-Thnd-
拓展阅读
记忆
湘西古丈上毛坪的“峥嵘日子”(此地必垂史册)
点赞、评论、留言、转发、赞赏
都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