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历史罕见特大洪水,怀化紧急转移群众29.34万人——
零伤亡,是怎样做到的
这是一个奇迹。
6月29日至7月2日,怀化经历了空前的区域性暴雨与空前的流域性洪水,该市共紧急转移群众29.34万人。特别是6月29日18时至30日上午,在沅水流域性泄洪中,怀化沿线洪江区、洪江市、中方县、溆浦县、辰溪县等5个县、市、区共紧急转移人。
如此大规模、短时间紧急转移过程中,做到了无一人伤亡。
7月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给怀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国甫打来电话,对怀化积极有序组织群众转移,特别是对怀化这次转移受灾群众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给予充分肯定。
“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科学研判、精准调度,以及全市干部群众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彭国甫表示。
上图:6月30日凌晨两点,怀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国甫在该市防汛抗灾指挥部坐镇指挥。
树立一个信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要不是李书记强行把我抬走,我这条老命就完了。”7月7日,怀化市洪江区河沿路街道桃李园社区97岁的居民朱淑云说。
6月29日晚,桃李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婷香带领社区干部一边敲锣,一边拿着高音喇叭喊话,通知居民转移。
“我不走,你们出去。”朱淑云对前来劝她转移的社区干部毫不客气。
“用火箱把她抬出去!”李婷香当机立断,4个社区干部强行将其抬走。
上图:7月7日,张女士拿着大红的感谢信送到辰溪县卫计局。7月2日,正是该局监察室主任钟鸣在洪水中救出了张女士即将医院,最终顺利生产一女婴。
当晚,桃李园社区多居民成功转移。7月3日,怀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国甫来这里调研时说,桃李园社区能将群众快速安全转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起到了“顶梁柱”作用。
6月29日,仅停了一天雨的五溪大地,再次遭遇特大暴雨。同时,沅水上游贵州黔东南也暴雨如注,河水暴涨,位于沅水上游的托口电站高水位运行,大坝安全面临很大压力。
这天,省防指下达调度命令:29日18时起,下泄流量加大至立方米每秒,22时起再加大至1万立方米每秒。
按照这个下泄流量,怀化市有5个县、市、区急需转移大批群众。
上图:中方县铜湾镇正在组织救援群众。
时间紧,转移人口多,但怀化市委、市政府态度很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一万的努力,确保不发生万一。受沅水流域泄洪影响的县、市、区党组织立即行动起来,抓好受洪水威胁群众的避险转移,特别是把老人和小孩作为重中之重,该转移的坚决及时果断转移到位。加大危险区域、地段居住群众排查力度,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怀化市迅速发布撤离危险区域群众的紧急通知,坚持“宁听骂声千遍,不听哭声一次”的信念,采取党员干部包片、包街道、包社区、包乡村、包户包人的方法,迅速转移危险区域群众。
从29日晚上开始,一场空前大转移在沅水流域展开,到处呈现干部扶老携幼、肩扛手提的动人场景。由于部署周密,工作到位,真正以“大决心、大范围、大力度”实现了大转移。
上图:6月30日上午,辰溪县组织群众转移。
坚持一种方法:牢牢把握科学转移群众的主动权
空前的区域性暴雨和空前的流域性洪水,近30万人的空前大转移,牵动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省委副书记乌兰,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王少峰等省领导几天时间内,多次致电怀化市主要领导,详细了解怀化的雨情、汛情和灾情,特别是对人口大转移的情况十分牵挂,再三嘱托和指示,要求怀化市委、市政府精准分析、精准研判、精准应对,以科学的精神,牢牢把握转移救援群众的主动权。
7月1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王少峰深入怀化调研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并冒雨直扑被洪水围困的辰溪县,现场调度指挥救援救灾工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的指示要求,我市在转移救援中,突出科学研判、精准决策,落细、落小、落实各项措施。”怀化市防指副指挥长、市水利局局长胡金华说。
上图:6月30日上午,溆浦卢峰镇正在组织群众转移。
6月29日至7月2日,怀化市党政主要领导轮流坐镇市防指,科学调度,同时调集气象、水文等方面专家驻守防指,对地质、气候、雨情进行精准研判,每半小时一次会商,将会商结果及时通报相关县、市、区。
精准分析、研判,同时落细、落小、落实各项措施,牢牢把握抗御洪灾、转移群众的主动权。在沅水流域性泄洪紧急转移中,市防指要求相关县市区核准转移人口,精准到户到人。并通过预警短信和新闻媒体,及时将汛情及转移区域对公众进行发布。
上图:7月1日,在溆浦县龙潭镇党校安置点,群众正排队打饭菜。
同时,怀化市防指加强对流域水电站科学调度,提前腾库,拦洪错峰;对水库、山塘进行重点排查,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加强地质灾害防范,落实到村、到户、到点的责任要求,做到值班到位、监测到位、预警到位,及时转移避险;加大流域水上障碍物排查力度,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科学研判、精准决策,还体现在受灾较重的县、市、区。洪江市在强降雨过程中,考虑到水、巫水洪峰和托口水电站库容情况,及时向怀化市和省防指建议,将托口电站泄洪流量减少立方米每秒3个小时,确保水、巫水洪峰先期通过,大大减轻了下游安江、中方、辰溪等地防汛压力和受灾程度,为及时转移群众赢得了时间。
上图:7月1日,溆浦县龙潭镇将党校腾出来作为群众的临时安置点。
夯实一个基础:防汛抗旱基层堡垒建设初显成效
走进中方县铜湾镇防汛抗洪指挥部,标准化办公室、值班室、器材室、会商室以及连接市、县防指的会议设备、防汛专门电话等一应俱全,并建立了完善的值班制度、巡查制度、责任制度,且制度上墙。
“6月29日,接到上级转移群众的通知,我们立即启动相应预案,组织多名值守在防汛救灾岗位上的镇村干部和民兵应急队员,迅速大范围转移群众,取得了转移群众多人无一伤亡的战果。”镇党委书记陈宗军告诉记者。
上图:6月30日,洪江区整晚转移群众的民兵预备人员役席地而睡。
怀化市今年初完成的基层防汛抗旱体系建设,在这次迎击特大暴雨洪灾实战中初显“威力”,健全的乡村两级防汛指挥机构坚守住每一个前沿阵地,特别是身处一线的由6.2万人组成的乡村应急抢险队伍,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一道坚固防线。
依托基层防汛体系,实现市县乡村一体化作战。去年,怀化市在防汛抗灾能力建设中,围绕打基础,在“防汛抗旱基层堡垒”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得到国家防总、水利部肯定。
上图:6月30日凌晨,洪江区将转移的群众临时安置在中山路小学里。
有资料表明,沅水在湖南境内长公里,怀化占近8成,全市水资源总量占全省十分之一强,是典型的山区水利大市。同时,怀化山高溪长水密,属洪旱灾害频发地区,加之地处沅水中上游,水库电站密集,自身防汛减灾责任重大,且事关洞庭湖区安全。
近年来,随着水利建设强力推进,怀化市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逐步完善,基层“软实力”已成为决定防汛抗灾工作成败的关键。同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决定了该市洪旱灾害的固有性、频发性和严重性。与平原地区大规模防洪阵地保卫战不同,怀化防汛抗灾更多的是短平快机动作战。而机动作战除了权威高效的统一指挥,必须依靠乡村两级稳固有力的“防汛抗旱基层堡垒”,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上图:6月30日凌晨,洪江区干部群众正往安置点搬运救助物资。
基于这种认识,怀化市在乡镇“六小一中心”基层党建中,把“防汛抗旱基层堡垒建设”纳入其中。目前,基层阵地全面建成。全市共投资多万元,完成了乡镇(街道)、村防汛指挥机构、防汛值班室、物资仓库、视频会商系统建设,落实抢险队伍6.2万余人,制订防汛抗旱预案套。
目前,怀化市防汛抗灾在基层基本实现了“工作有阵地、战斗有队伍、作战有战法”。通过筑牢“防汛抗旱基层堡垒”,乡村两级防汛抗灾组织以往“一面是责任大于天,一面是实战难保障”的局面明显转变,有效防范了思想松弛、组织松懈、作风松垮等现象,基层责任进一步压实。(湖南日报记者肖军)
备注:本文刊发于《湖南日报》7月8日要闻3版头条。
一周热点
杜家毫对怀化抗洪救灾等工作作出指示:坚持把保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彭国甫紧急调度怀化市防汛抗灾工作:确保全面打赢防汛抗灾这场硬仗
彭国甫在会同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务实抓好灾后重建脱贫攻坚
彭国甫在通道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责有效
彭国甫在靖州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激发脱贫攻坚灾后重建的内生动力
连续作战再打硬仗怀化灾后重建有序推进
记者成救灾"急先锋"——巧用采访无人机救出被洪水围困老人
请注意,怀化这些地方违规将重罚城区6条街道申报交通秩序严管街
玩转怀化丨怀化大峡谷:梦幻溶洞幽谷
——广告业务合作:手机:——
高清视频直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