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怀化交通
怀化美食
怀化新闻
怀化房产
怀化天气
怀化医院

文韵怀化最忆是安江

最忆是安江

文/粟桐

安江人戏谑自己是“安江凼凼”里的,那么曾经我也是。我在杂交水稻的故乡黔阳安江晃悠了十八个春秋,比原籍托口古镇及乡下还多一年,因此,安江是我第二故乡。

离开安江十余载,但安江的每条街巷每个角落,在脑海中还清晰如昨。那些工厂、学校、门店、街坊人家……还记忆犹新。“安江特产”深入人心,“安江味道”嵌入味蕾,“安江映象”印入脑海。

沅水安江

沅水边的安江,自然也是依山傍水的城镇。东面雪峰山,西面鸡公界,两山夹护,平畴建城。

在黔阳地界,滔滔沅水在托口古镇与三里坪之间,等着在贵州奔涌公里,又在湖南芷江、会同、黔阳两岸峡谷奔流40公里,最后进入湖南托口时还要在天雷峡跳跃一番的清水江“大兄弟”。等清水江接纳了从广西流经湖南通道、靖州、会同,一路羞羞答答、小蹦小跳飘逸到托口的渠水“小妹”之后,沅水拿了接力棒换作自己的名号,立马自信起来,舒展身资绕了左臂形状的一个沅神大湾,又返回亲吻托口地界。平流20公里,过江西街直抵黔阳古城。稍事休息,嫌自己体量不够,又将还是从贵州流进湖南,依次经过晃县、芷江、怀化到黔城的舞水“小弟”揽入怀抱,走完30公里奔向洪江古商城。见到从邵阳城步、绥宁漫步到会同高椅、洪江的巫水“小弟”,于是又招兵买马壮大自己。再添体量的沅水在两岸低矮的丹霞地貌山峦间缓慢行进,流过最早出产“安江香柚”的沙湾,经太平、硖洲,到达最先发现“冰糖柑”的龙田,敞开胸怀拥抱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在安江南面“三岩湾”深潭,沅水炫动舞步,拐了一个小弯,再次放慢步履紧贴安江西面缓缓流过,一路向北,依依不舍流向下游。

曾经,衙门里某公酒量了得,曰:“上至托口罗岩,下至茅渡洒溪。喝遍沅水两岸,至今尚无敌手。”无意间,醉翁概括了黔阳县境沅水之始末。

毋庸置疑,沅水目睹了安江大沙坪对面七八千年前岔头高庙先人的生产生活图景,带着原始朴拙的高庙文化出茅渡仙福桥、洒溪进入怀化(今中方)新路河……经溆浦、辰溪、泸溪、沅陵,进入常德桃源,在德山入洞庭,出洞庭入长江,汇入大海的怀抱。

据说史上山环水绕的安江城内有水流过境,“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和现在的丽江新城如出一辙。可惜,淌水明渠后来被填埋。

二十多年前。某天,我陪林业局长乐汉民先生,从两路口附近进到“闲人禁入”的自来水厂红土坡抽水站,拍摄安江全貌。水厂工作人员引领我们参观了自来水的“生产流程”。从三岩湾河边抽上来的水喷涌而出,水头足有提桶粗细,先经过一块硕大的明矾,然后沉淀、消毒、再沉淀……一两天后依靠落差从山顶自流到低处的安江城里,水压绰绰有余。因此安江与有些县城不同,偶尔停电但不会立马停水。乐局长讲:“三岩湾以上某处河床到三岩湾这一片宽阔水域,经反复化验比对得出结论,三岩湾的水质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来自上游某条支流的石灰质,到这里几乎就没有了。那么往下千余米远紧挨河岸的安江纱厂,印染漂洗用水,也是最好的。

确实,安江的水质细腻、柔软、甘甜,烧水的炊壶极少沉积水垢。在安江生活久了,没感觉这里的水有何特别。但从某条河边回到安江,明显感到用安江的水洗脸之后,面颊没有若有若无的粉末残留,洗衣浆衫更是省时省事省力。所以,当我随县城的机关衙门离开安江的一段时间,有些不习惯,很怀念安江的一江清水,一河好水。

搬迁异地的安江纱厂,因为新址水质偏硬,漂洗环节只好仍旧依赖安江原厂,从竹田过来翻越鸡公界到安江,无端增加了往返运输成本与物耗,因此,有人肠子都悔青了。

沅水在安江,只是汩汩流淌,很温柔宁静,一般不发怒。唯有年7月17日前后几天是个例外,安江涨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沅水被老天爷施了魔法,变得不仁不义,与万里长江5千至3万立方之间的中等流量攀比了一回,晚间过境洪峰达到水文记录最大值1万8千立方米每秒,很是秀了一把自己的肌肉,浸泡县城,拥抱安江一宿,安江一片汪洋。17日上午城内通水,下午公园路水深3米,浊浪奔涌,可以跑百吨级大船。浑水淹进我住的单元楼二楼张老家里半米深。次日下午消退,留下盈尺潮泥,拂袖扬长而去,赶在两架空投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尚未到达之前,又骚动着去叨扰下游城市与人家。不过,受灾的安江人很宽容,没有因此抱怨一贯表现良好的沅水。淹了就淹了,只是一两天,随它去吧。

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沅水常年流量虽然排行老二,但上下游落差最大,因此其水能蕴藏量排行老大。沅水梯级电站首尾相接,直达贵州。在贵州,湖南五凌公司还建了两个大型水电站,电力直供湖南。

水是生命之源!缺水的城市越大越尴尬越痛苦,但安江城不大,从不缺水。作为十万以下人口的县城,拥有这么富余并且优质的水资源,沅水中游的安江确实是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周边群山环抱,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因此安江是再好不过的宜居小城。

县城安江

年7月,我从两所中学合校后的托口中学第一次到达安江参加高考时,从汽车站到教育局,但见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由西向东穿城而过,这条国道藏在高大的二球悬铃木遮天蔽日的浓荫里。沿街有顾客盈门的百货大楼,有经营电子元器件的广电服务部,有李谷一、蒋大为等著名演员曾经献唱的影剧院,有银行,有出售农机的门市,有管着全县教师还负责招生考试的教育局等沿街商铺或单位。

继续向前,近黔阳县政府的一段,高高地横亘于中山园的菜园里。两边大面积的菜畦四季常青,菜农一年四季忙于整地、播种、除草、收获,嫩油油的时令菜蔬夺目养眼,满足安江数万人口的市场供应。夏天,越过菜园的这一截路面,暴露于艳阳下,被晒出了油,偶尔有邮差骑着永久牌线车从身边闪过,发出“滋滋滋”的声音。

那时除了为数不多的客运班车、往返安江与洪江之间的几辆公交、“咵咵咵”一路奔响的三轮农用拖拉机、车斗里载着戴大盖帽的边三轮摩托,极少有小轿车闪现。半天,顶多一辆帆布或铁壳的绿皮吉普路过,那一定是政府官员的坐骑或极个别单位的公车。

从现在的公园路口去安江中学(后来的黔阳四中、实验中学),由大马路往北拐进一米多宽的田间小路,也要从中山园那一大片菜地的中央经过。

在“安中”考点,经历了一次失败高考依然矢志不渝的乡里孩子,用坦然、释然与无所谓,阐释了超常发挥和出人意料这两个词汇。我的命运在这里改变,也注定了今后还会与这座县城发生纠葛,把自己人生的四、五分之一缠绕在这里。

沿着这条国道再往前,过了县政府门口就是黄花坪,那里有农机公司、硖洲乡政府、林业五中队、汽修厂、加油站等。上一道三百米长的斜坡就是两路口。往右,去洪江(古商城),洪江去会同。

两路口直走往前,爬过一公里弯急路陡的牛力坳(或刘力坳),右转去最先发现梨树基因变异并率先出产金秋梨的大崇。直走去雪峰,依次经山狮洞、芦木溪、永红……到达雪峰的大坪集镇,往前经群峰到湾溪。

在雪峰镇永红村前面与兰溪冲交界的地方右转,去雪峰山脚下的铁山,铁山禾梨坪就在雪峰山最高峰“苏宝顶”脚下。

过大坪集镇,过雪峰木材站前的小溪,右转上山,就是一路陡峭爬升不止然后云里雾里的“雪峰天险”了。大小车辆一路举步维艰进入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翻过天险雪峰山,拐过日本鬼子打不上来的枳木槽九道湾,沿溪行十几分钟,就是黔阳县的东大门塘湾。塘湾与洞口县江口交界。从塘湾左转到洗马去溆浦黄茅园。从黄茅园进湾溪。湾溪有堙上古村,湾溪出产麻石以及用麻石凿制的石狮等许多石雕工艺品。从湾溪经群峰、雪峰、大崇、硖洲,又回到了安江。

安江两路口,其实是三岔路口或十字路口,只是现在去高铁站的一侧,当年是小路而已。

东有雪峰山,西有鸡公界,沅水南北流,千顷沃野秀。安江确是物华天宝的“凼凼”。

旧时的安江,河边有临江吊脚楼,有河边码头连着街巷,两个码头之间的街区,依次称为几街几街。

医院到纱厂前卫门,河边那片老城区分为七个街区,分别叫做一街、二街、三街……七街。我是外地来的半个安江人,除了起点的一街和末尾的七街,中间的街区我不十分清楚哪是哪,但土生土长的安江人却一清二楚,见面总问“你住几街”?

医院、卫生局、卫生防疫站、二轻工业局……去往河边有一条百米长的街巷,过一片菜园,通往三岩湾下面的洲背港河边。二街有针织厂、农机厂、竹器厂、毛巾厂、安江一完小前门……三街有个极少数老人知道的“寡妇巷”,是棚户区。四街应是刘三庙一带,有智力玩具厂、线带厂、工商银行、数十员工的“三八理发店”、杨谱兰个体诊所。因为安江的老县衙在这里,因此又叫“衙门口”。五街到轮渡码头,主要是商铺,有县供销社、瓷器店、电器店、名老中医坐堂的药铺、废旧物质回收公司、南杂店、日用品店等。横过渡口的马路,县林业局位置,过木材公司直到煤炭公司,大概是六街。六街有地区疗养院,有木材公司办公楼和家属区,有粮食局宿舍。七街是小溪坑一带,是纱厂前卫门及周边。小溪坑有派出所,主要负责纱厂治安。

临河的这条街是民间烟火人家,是买卖街,有一些特色小吃,比如锅贴、白粒元(圆粒米豆腐)、碱水面、绿豆面、粗粉、细粉、米面、油香粑粑、发糕、驴打滚……曾经在长沙读书也听见有吆喝“白粒元”的,那么安江这种米豆腐很可能最先是纱厂人的叫法。

农历二五八是安江的赶场天,河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水泄不通,十分闹热。上下游及周边十余个乡镇把安江视为商贸物资集散地,下至怀化新路河,上至洪江老区,小商小贩与乡民乘坐一艘艘机动船或小渔舟,纷至沓来。大米小米、绿豆高粱、黄豆棉花、犁耙农具、楼梯盆桶、木炭柴火、菜蔬佐料、生猪小猪、宁乡猪肉、鸡鸭鱼鹅……过日子该有的农林产品、农副产品之类的山货,一应俱全。

湖南安江

八十年代以前的安江,有地、县两大政府机关。黔阳地委大院在安江大畲坪,大畲坪后来又写成大沙坪,离安江县城区域七八里路。黔阳县政府大院在安江黄花坪,在主城区。两处衙门,一江春水,首尾相连。除了大沙坪、黄花坪,安江还有飞机坪(省四监狱)、枫树坪(黔阳一中)、清香坪(黔阳师范)、麦沙坪(白虎垴变电站)等七个以“坪”命名的地名,因此安江是平地。我印象里,城区中间除了大安桥气象站及附近的园艺场,几乎没有小山包,一马平川。

怀化要通铁路,地区机关于是奔着湘黔铁路和枝柳铁路的交汇点去了。本来铁路规划设计最先是要过安江的,但是听说工程师携带的图纸失窃,惊动了好多人,也排查了好多人,谁也不是小偷。传说最后在某个池塘里找到了被丢弃的公文包,还传说找到了某个地方的某某。三线建设的机密不保,决策部门一气之下改线,放弃了枝柳铁路过安江然后洪江的打算。

一个人,可能真的影响了一座城的命运与前途。有人骂娘,痛恨小偷。但扳岩打天,无可奈何。

八九十年代的安江依然闹热,工厂车间机器轰鸣,百货商店门庭若市,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沅水河道舟楫穿梭,沅河码头排筏漂流。饮食店、歌舞厅、影剧院生意红火,小县城百业兴旺,生机盎然。

好几千人的安江纺织印染厂,原名湖南第一纱厂、湖南第一纺织厂,年抗战时期从长沙岳麓山湘江河畔银盆岭搬来安江,运来一万纱锭和二百四五十台织布机等生产设备。半个世纪过去了,纱厂人依然说长沙话,保留了原籍长沙口音,乡音未改。纱厂有自己的幼儿园、“纺小”“纺中”子弟学校,医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一般不与当地接触,除非有人与外界联姻,除非有子弟跑出来在当地的政府部门、学校等单位工作。

安江人一般都不说安江纺织印染厂,嫌麻烦,只说“纱厂”俩字儿。纱厂里有许多女工,戴白帽的挡车女工在宽敞高大的厂房里来来回回走动,一匹匹新布从生产线上流淌下来,织好的布经过印染漂洗……百十道工序,检验合格出厂外销。居民在市面上将纱厂印花后的酱色底布买来垫床,油质棉布厚实,正如安江人的厚道。

纱厂的文化氛围很浓,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摄影广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纱厂人来自省城,见过大世面,专业人士与业余爱好者众,人才济济,提升了安江的文化品位。

安江纺织印染厂和黔阳县木材公司,是当时安江的两大国营企业,十分红火。据说漂亮的“纱婆子”,没几个瞧得上安江本地人,因为她们属于国企。还据说当时新成立林业局时,没几人愿意来林业局当机关干部,因为木材公司效益好。

木材公司在沅水边的沙湾乡和茅渡乡的仙福桥,以及雪峰山下的雪峰镇分设有木材站,收购木材,编扎簲筏,中转挪移。以前还有曹垅伐木场。伐木场消失了,木材站收缩了,后来几乎没人了,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木材公司我去得多,抗洪抢险去过,平时工作联系也偶尔去,与好些人混熟,常在饭局上推杯换盏,称兄道弟。

以前没网络没手机,个人书信及公文往来都跑邮局,政府衙门、企事业单位统一印制信封的通讯地址,有些简略到只有“湖南安江”四个字。那时的安江,在全省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运河两岸,真可谓大名鼎鼎啊!

八十年代末,已经搬迁十年以上的原黔阳地区机关,人去楼空,正如蜂王的逃离,一窝蜂也就飞离了原来的巢穴,安江大沙坪因此凋敝冷清,与安江县城区域冰火两重天。大沙坪最后只剩下安江塑料厂勉强维持。后来厂长何述金引进洋设备生产人造革。还未生产时,熟人引领,我们一些人几次进到车间看热闹。后来“安塑”被打造成上市公司,发行“安塑股份”的股票,安塑职工从企业改制中分到了一杯羹,率先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让人羡慕不已。

黔阳县酒厂也在大沙坪,当时有天麻酒面世。那时黔阳县铁山、雪峰、群峰、熟坪等至少十几个乡镇盛产野生天麻,于是酒厂也就浸泡天麻酒。

整个大沙坪空出来的好多楼堂馆所,与黔阳一中和氮肥厂临近的电机厂生产车间一样,后来作为收购和存储柑橘的大型仓库,随便一个仓库的货物就可以发几个甚至十几个火车皮。这样的仓储与物流设施,安江随处可见。

黔阳卫校曾经也在安江,后来也随迁怀化。安医院合并,医务人员大都去了怀化市麻阳路口和医院,我两个高中男女同学也随迁怀化。

冷清下来的黔阳师范校园,办起了振华职业学校。

省四监狱开始还人满为患,里面被管制的人都要劳动,管教干部经常引领统一着装的队列出来干活。慢慢地,四监狱并入怀化监狱,大部分人员流向怀化。四监狱下属的一〇五医院继续维持了十几年后,也悄无声息了。里面大房间的人白天都齐刷刷站着,没几个躺着的,看见生人就咿咿呀呀乱喊,好像熟人似的与你打招呼,一个个都怪怪的。我陪伴他人去过几次,不敢太接近铁丝网。

生产雪峰牌电子管收音机、扩音机的地区无线电厂,还熬了一段时间。有一两次,我去该厂闲聊,买一些波段开关、旋钮、电子管等元器件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留守人员。

唯有枫树坪大马路边的省重点中学黔阳一中依然学生爆满,教学秩序井然。后来一中被摘牌,伤了脑筋,伤了元气,能力强的纷纷调离,去了怀化、长沙甚至沿海。去到怀化的,于是将某中学打造成省重点高中,怀化又多了一所与“怀铁”齐名的名校。

官场中人,翻过了鸡公界去怀化的,是人才。翻过了雪峰山去长沙的,是人精。留下来的,当然也是。

家在安江

年仲秋,我惜别中学讲台调到县城安江,回归林业部门。

黔阳县林业局办公大楼近在河街,靠近轮渡码头,也靠近木材公司,为了给安江大桥这座战备桥让路,年拆了搬了。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安江大桥”四个字。林业局机关先是搬到黄花坪林业五中队临时办公,一年多后又搬到公园路落地生根,与农行、计生局、黔阳四中依次毗邻。

从太平过龙田进安江,有沅水阻隔,一艘能装五六辆客货车的大马力轮渡连接着安江与龙田的两岸码头,这里显然是嵌入国道的一个关隘。等渡,上船,过渡,下船,“隔江千里难”。所以后来安江有了横跨沅水的“安江大桥”。

初到安江,单位的头儿不知我“婚了”,按未婚待遇给我一间房,在办公楼的楼梯间。一年后又搬到办公楼另一端的小单元,一室一厅带厨卫。年首次住房改革,我们买到一套袖珍小户型,没有精装修,一家三口径直搬进了新修的宿舍楼最顶层,两室一厅,五十几平。十年后,这房子随着机关的迁移也开始冷清了。

我喜欢小县城,喜欢安江,一直蛰伏不动,虽然年搬到了黔城,但最初不习惯,感觉安江蛮好。最近随一拨文友到安江采风,感受安江新变化,我真的忘了还有这么一处巢穴空在那儿,两片黄铜钥匙一直随身,但十余年偶尔路过只进去几次,翻找陈年旧物和电子垃圾。原来楼上楼下的熟人大都离开了这里,我算是潜入自己家,尽量别打扰新住户,以免引起误会,警察来了难得解释。

现在,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远的一些院落、民居,多半还在,只是有的名称变了,比如黔阳县政府大院变成了洪江市安江镇人民政府,乡镇七站八所都集中在这里办公。公安局成了中心派出所。当然,一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作了处置,转让给别的部门的下属机构作为安江办事处,或者成了开发商的楼盘。唯有安江农校的校园、校舍、田野、教学与生活设施……得以整体保留,成了农校纪念园。

站在安江对面的文峰塔,但见沅水边的安江有高楼耸立,老县城安江换了新颜。

现在的安江,将被打造成洪江市中东部工贸经济重镇,许多重点项目在安江落地并稳步推进。

徜徉在安江城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主干道,熟悉的街巷,熟悉的店铺,偶尔还会遇到熟悉的人。但走进几处崭新的住宅小区,比如金穗新城、阳光荷风家园、新安江花园、和安家园……却又很难再见到曾经熟悉的小街小巷了。颇具时代气息的商业购物街区,如隆平国际商贸城,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仿佛到了某个大都市的某个街区。正在或即将建设的怀邵衡铁路安江高铁站、安江物流中心、中山文化广场、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许多重点工程,已经或即将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家园,老县城安江,确实有了新变化。

吃在安江

安江的吃食,味道不错,属于湘西怀化口味的典型代表,鲜、辣、酸、甜、咸,五味杂陈。外地人尤其长江以北轻口味的生意人,初来乍到一时半会儿不习惯,但只消一段时间,立马上瘾,欲罢不能。

从江苏海门货隆桥木材交易市场来的李某、孙某等老板,通过黔阳县木材公司的船只装好木材后,全权交给船老大运抵家乡,本人则乐不思蜀,常年留守安江,吃住安江,与生意上的或不是生意场的安江朋友喝着小酒,享受着与家乡稀松寡淡完全不同的风味,悠然自得,全然不管不顾家人催促返家的召唤,俨然融入了安江当地。春节过后,这些老板一来,必先摆一两次饭局,请吃一番,以示友好和礼尚往来。

新疆石河子刘某是做水果贸易的大老板,一次性调运十几二十个车皮的冰糖柑、大红甜橙、青皮蜜桔,秋冬季进入北方水果市场的恒温库,先供应春节市场,等到春夏之交水果青黄不接再卖个好价钱。保证口感的同时,老板要求果品颜色漂亮、果面干净,不能有溃疡病、油泡伤、沙皮果、蚧壳虫……贵一些无所谓。安江原产地的冰糖柑、大红脐橙色香味俱佳,全国各地的水果商纷至沓来。硖洲太和的蜜橘那个甜啊,绝对是最好的橘子,包装箱印有俄文,出口苏联,享誉欧洲。

有人见识过在安江调运水果的北方人,两三人能吃掉两大盆安江风味的羊肉。冬天的羊肉味道诱人,作为下酒菜,再好不过,直让胃口不大但吃得精致的安江人唏嘘不已。

安江的特色菜、特色小吃其实不多,但是,无论大宾馆还是小排挡,鸡鸭鱼肉、猪牛羊兔、虾蟹海味、菇菌山珍……都吊人胃口,极少有食之无味的店铺。长沙人在安江,邵阳人在安江,常德人在安江,沅陵溆浦辰溪人……都在安江生活、工作,因此,要满足各色人等的胃口,安江口味必须能涵盖所有,也必须博采众长,歉收并蓄,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能让外地食客也适应的安江味道。

我在安江工作十八年,几乎吃遍了安江的大街小巷和宾馆小店,也对比了到达过的全国各地,总体感觉安江的饮食味道,鲜而不腥,辣而有度,酸而不透,甜而不腻,咸而不过,讲究入味,点到为止,恰到好处,既大众化又具地方特色。

邵怀高速通车,来自大都市的一些头面人物,才真正见识了湘西南的怀化这方山水并不是想象中的穷山恶水,与湘西州的绝对好看但少出产、难以养人的山水有别。享受了“黔阳风味”的菜肴之后,完全颠覆了过去的印象,赞不绝口,直说怀化不差,有些方面甚至远超。难怪春节期间,江浙一带的美食客,点名要吃湘西南口味的湘菜,一时间咱们这边的厨倌师傅供不应求,也就不足为奇并顺理成章了。

虽为南方,但安江人把面食做到了极致,毫不夸张地说,这边的口味比小麦主产区的北方要好。北方人吃数量,俺们吃质量,追究味道。不说好吃的包子馒头,单说面食。无论大麦制品的半干碱水黄面、全干白面,还是大米制品的纯白米粉、米面,辅之以产自本地、口感上佳的辣末粉、酸剁椒、酸萝卜丁、酸豆角丁、花生米、昆布汤、加一匙熬熟的土法压榨植物油、本地香猪筒子骨汤……盐分稍稍偏重一点点,配料讲究,并不稀松寡淡,口感自然就有了。无论干挑还是汤面汤粉,各类面食入味爽口,不太辣,也不太淡,咸淡相宜,色味俱佳,食客如云,排队等候,不来一碗,不会罢休。遇着熟人,最先吃完的大方之人,清点人数,十个八个,一起结账,一并请了,吃出了人情味,吃出了大方、爽快与惬意。

我刚到林业部门工作不久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金秋梨”还处在科研的摇篮里,这个品种概念当时几乎还不为人知或知之甚少,产量极少,无法上市,能最先吃到的人凤毛麟角。那年秋季,有人弄来几件悄悄暂存局机关办公室,准备作为礼品外送。我们几个刚好瞧见,偷偷地分享了一个,才知道我们当地已经有了这么一个好吃的优良品种,于是记住了“大崇”,记住了“金秋梨”。

安江是物种变异的天堂。现在全省乃至全国一些地方的名优水果,比如好吃的冰糖甜柑、沙湾香柚、金秋梨之类,最先源于安江,正如杂交水稻源于安江一样。安江人有口福,总是最先尝鲜,等到当地人吃够了,再广为传播,成就了别人的规模经济。因此,黔阳人有“国家地理标志”以示区别和昭示原产,安江人有争执不去的地域自信与品牌骄傲。好吃的东西在安江,或者说“吃在安江”,并不为过。

——年9月25日夜成于黔城

猜你喜欢

爱心助老,倡导社会新风尚

难忘乡镇筒子楼

《叩拜雪峰山》诗人的朝圣之旅

恢弘壮阔的雪峰史诗

月饼与茶的完美搭配技巧,你知道吗?

做一朵迎春的花

中秋将至,你确定不想来一块私人订制月饼?

喊寨的人——江月卫

编辑:蒋莉莉

图片来源:网络

投稿邮箱:

qq.







































白癜风治疗知名医院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huashizx.com/hhjt/3560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