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真题)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的应用?
A.造纸术B.火药
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真题)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A.汉朝B.唐朝
C.元朝D.明朝
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真题)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
A.《离骚》B.《诗经》
C.《窦娥冤》D.《天工开物》
4.(年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唐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宋都城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唐宋两个朝代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是相接续的,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继唐代之后又一个文化高峰。唐代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皇帝和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这个时期文明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比较图一和图二,从中提取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信息。唐宋时期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文明是如何在“整合中创新”政治制度的?
5.(年湖南衡阳·中考真题节选)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民生问题与经济的发展或政治变革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刘辰翁《宝鼎现.春月》
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
——柳永《看花回(二之二·大石调)》
(1)材料一反映了宋代城市居民怎样的生活情景?其深刻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答案详解:
1.C
本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的有关知识。在隋唐时期,已出现大量的精美的雕版印刷佛经、日历等书籍,说明雕版印刷技术的出现,但该技术有明显缺陷,刻在版上的字是死的,不能挪动、重复排版,造成效率低下,浪费材料,不易储存等。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用黏土做成陶活字,可重复使用、灵活进行排版,这样既经济,又省时,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特别是在印刷量多的时候体现的更加明显,这正如材料中所说的“极为神速”。因此,AB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2.C
依据题干信息“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曲者,词之变”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出现了元曲,可以把宋词演唱出来,故C正确;汉朝未出现“词”“曲”,故A错误;唐朝文学形式主要是诗,故B错误;明朝在前人基础上发展的昆曲,故D错误。综上故选C。
3.C
根据题干材料“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所以C符合题意;《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不属于宋元时期,所以A不符合题意;《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不属于宋元时期,所以B不符合题意;《天工开物》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不属于宋元时期,所以D不符合题意。
4.(1)唐朝长安有西市和东市;北宋东京有晓市、夜市;经济重心南移。
(2)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宋朝“重文轻武”政策。
(1)依据题干“经济发展方面”,结合图片,图一唐朝长安城主要的商业区是东市和西市,分列在宫城和皇城的两边;图二北宋东京城,里城和外城都是商品贸易的是市场:夜市和晓市;唐朝的都城长安,在北方黄河流域。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宋朝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南方的东京和杭州成为商业城市,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向南方。
(2)依据材料二“唐代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皇帝和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这个时期文明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结合课本所学,唐朝贞观年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唐朝实行集体宰相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监督,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为防止唐末以来武装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5.(1)热闹繁荣,幸福祥和。商业繁荣,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
(1)依据材料一信息“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分析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宋代城市居民热闹繁荣,幸福祥和的生活情景。其深刻的经济根源是商业繁荣,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
更多真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