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怀化交通
怀化美食
怀化新闻
怀化房产
怀化天气
怀化医院

唐国明在凤凰面对凤凰高级中学300学子

唐国明:在凤凰面对凤凰高级中学学子讲“红楼梦到哪儿去了”

写这篇文字既是愉悦的,又是沉重的。年12月9日上午开完了《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回》新书新闻发布会后,游了一圈古城,年12月10日晚19点40分就去了凤凰县高级中学进行《“红楼梦”到哪儿去了》的讲座。

在讲座进行前的年12月10日早晨8点半多,热心的龙书剑先生与凤凰县电视台记者田静就开始带我上路,去看看真正的凤凰大地。一路上所见所闻,使我感悟很多,我会为此专门写些诗文谈及。车沿着路一下带我们冲上天空,一下又放我们陷入深谷,使身体还算好的我开始晕车,并下车去买水喝时,狂吐了一阵,把身体里的吃食全部翻江倒海地吐了出来。吐完之后轻松一阵又要去上厕所,上完厕所,只剩一个清风朗月的身体时倒舒服自然了。

由于匆忙赶路,又忘了带水,连吃午饭也是随便在路边店要了两个菜、三合饭准备着。快到下午1点多了,他们有点感觉饿了,才在一条清溪边停了下来,在清溪边一人捧着一个装有饭的塑料透明碗吃起来。我本来食量小,由于路途颠簸,更没胃口吃饭,另外不知为什么,从12月9日晚饭后,突感舌头痛得要命,像什么针顶着它,一说话一动嘴就痛。由于12月9日白天在凤凰古城走了一下午,一回酒店,已经困得连脸都不洗,衣也不脱的倒在床上,只想就这么睡下去算了。手机连上酒店的无线网络后,一个白天结识的董兄邀我去玩。他爱音乐,也喜欢唱诗。在发布会结束,他同我合影时,找我聊了几句,得知我会用摇滚的方式唱自己的诗,于是说要晚上邀我去玩玩,于是晚上他很有盛情地约我去唱几句。我想也难来凤凰一次,从结识龙书剑先生开始,到年已经19年了,才第一次来到他的故地,能遇上有共同爱好的人也是缘分,舌头再痛也要去喊几句。我过去找不到“明日去山谷”那个地方,我一阵乱走,走到了东门城门边一个叫“如果爱”的店前,热情的董兄就来电话,要我站在那儿不要动,他来接我。作为一直被人称为“孩童”级别的老孩子,站在一个叫“如果爱”的门前,倒是有那么点点期待遇上一个“女土匪”。“女土匪”没等到,倒是等到了董兄。董兄把我带进一个只有几个人在看西片的酒吧,在放西片的屏幕下有乐器与唱歌的话筒。我跟董兄说,他们在看片,算了。董兄说,不听我喊几下,太遗憾了,他说换一个地方。他带我去了另一个巷子里,推门而入,里面有两个女子在围着一个火锅吃鸭子、喝酒。董兄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去里面取了一把吉他就弹起来,接着里面又走出一个女子,董兄说她是做文化传媒的,也是爱乐的人。于是做传媒的女子给我倒了点酒,说,喝点酒才喊得有血性。我喝了点酒,忍着舌头痛,将我的诗《大野的中央》喊完。我喊完后,想离开了,做传媒的女子让我留个电话,她想以民间的方式给我做个专访,让我谈谈对凤凰的看法,问我12月10日有不有时间。我想起龙书剑先生说要带我去采风,也不知要多久,于是打他电话,他死活没有接,快12点了,他也许睡了,我只能说,到12月10日再说。于是董兄就送我到马路上坐上出租车。我回到酒店,一躺到天亮,就忍着一动嘴一说话就舌头痛的痛苦与龙书剑先生、田静记者一起赴向凤凰大地。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晚上6点才回到酒店。想起要去凤凰县高级中学讲学,赶紧躺半个小时,要是半个小时后那位传媒女士没派人来做专访的话,还可睡半个小时。也真如愿,他们由于在外赶不及了没来,我又多睡了一下。还没睡好,龙书剑先生来了,我跟着他的车去接田静记者,又带田静记者去拿了摄影机的电板,把车开动,学校那边来电话催了。匆匆赶到,龙书剑先生把车一停,抱着一包送老师们的书,打冲锋一样往校门口冲去,又被门卫拦住。他一手抱着一包书一手拿电话,与门卫在沟通,要我们先走。我们往前走,不知道综合楼在哪儿,天已经黑了很久了。龙书剑先生抱着书冲过来时,大叫道:综合楼在那,看,灯亮着,七楼灯亮着的地方就是我们去的会议室。

跟着龙书剑先生冲到七楼门口,杨老师已经在哪等我们了。由于是新教学楼,电梯还没开用,我们只得跟着杨老师一口气跑上了七楼,一进会议室,只见乌压压地坐满了清一色着校服的学生,整整多人。面对这么多学生,我不知为什么顿有种无形的东西,让我这个白天在接近天空的山顶路上盘旋了一整天已经疲倦不堪的身躯感觉到了什么似的,又加之一动嘴舌头就如针一般透心的痛,我一开始就有点担忧,我会不会讲到一半,就会舌头痛得讲不下去。但既然来了,也如我与田静记者说的,是一块硬骨头也要啃下来。因为龙书剑先生公务繁忙,他只能挤得出这么点周末的时间,又由于我难得来一次,作为一个凤凰人一个爱凤凰有情怀的人,他恨不得把凤凰所有文化底蕴与凤凰山水翻箱倒柜的翻出来让我见识,激发我创作的灵感,也恨不得把我身上所有的人文精神与独创性式的学问知识能倒出来流在凤凰,能溶入凤凰文化的血液里。面对一个这样爱故乡的“狂人”,又遇上我这样一个为了自己的文化情怀而不顾一切的“疯子”,“疯子”抵抗不住他爱故乡的热情,我只有理解地跟他一起看凤凰大地的独绝风景,一起领悟这些独绝风景下的人文底色。

面对多将来凤凰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后来人,我只有站起来,忘记舌头痛,尽吐真言。我从中华文化“忧国忧民”的典型体现者屈原讲起,一直讲到曹雪芹是怀了一种怎样的人文情怀而冒着杀头的危险与胆子写出《红楼梦》的。我概括为是由于当时剃头易服、“文字狱”的文化高压政策下,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对他们心中一直认同的正统的中华文化断层的堪忧,另外,还有一种文化“故国”情怀与对自身文化为什么闹到他们当时那个地步的反思情节的交融下,而出了曹雪芹一个这样的知识分子代表典型,写出了《红楼梦》。

以只露冰山一角的形式,讲一些孩子,在一个家的兴衰过程中,特别是讲一些女孩子,他们怎么哭怎么生气,怎么吵架,怎么写诗,怎么读书,怎么弹琴,怎么恋爱,怎么争风吃醋,怎么打理家务,哪天穿什么,戴什么,喝什么,谁高兴了谁不高兴了……怎么从东南西北相聚而来,又怎么东南西北地各自分离而去……这些琐事中让人反思出一个家国是怎么衰落、怎么败亡的及其他让人有“百科全书式”的各种引申。

后面再讲了这本书一面世就是以抄本的形式:如后来从民国开始发现的那些带脂批的《石头记》残本一样,这家几回那家几回地藏于民间,使之免遭了被毁的命运。直到程伟元高鹗在当时政治意识形态的引导下,前改后添地将曹雪芹的回《红楼梦》扩充成回本《红楼梦》而呈之于世,以及我是怎样从程高本后40回发现曹雪芹文笔以及怎样以考古的方式修补复原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曹文,使《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回》怎样问世并获得学界读者认可的。再讲了《红楼梦》前80回还要考古复原的原因。并告诉同学们我们如今读到的前80回最真的曹文,也是通过专家学者从各种残本汇校选取出来的,可以说我们如今读到的《红楼梦》已不再是原原本本的曹雪芹的《红楼梦》。

将该讲的我讲得差不多了,我舌头痛得有点快撑不住了,我问学生们讲了多久了,学生们告诉我,我讲了50分钟了,我以为讲了一个多小时了,我就要他们提问。一说到提问学生们就活跃起来了,我才意味到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我在讲课前应该问问学生,他们是想听我讲,还是想对我提问。我在长沙讲时就是如此,每次讲得很轻松也很活跃,也很到位,我想现在还来得及。在气氛活跃起来后,回答他们几个问题后掌声欢呼声不断的时候,我的舌头也似乎痛得麻木得不知道痛了,这时主持人杨老师上讲台来跟我说,讲座9点结束。为了这多可爱的学生,我还是讲到了9点半左右。最后我直言告诉他们关于《红楼梦》最真实靠得住的资料主要就是脂批《石头记》系列与程高本《红楼梦》系列,其他没根据的胡猜乱说不要轻信,也告诉他们随着时间的检验,必有一天我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回》必将取代程高本后40回。

我的讲演完后,又有一群学生围上来跟我要联系方式,以及签名,要求在签名前写下“思危奋发图强、修德安和天下”的话,有的本要我在签名前写下“倘若他年雪芹在、国明何须苦十年”的话,我却误会的写下了另一句话。还有的带了很多问题来问我,我只能忍着发作的舌头痛一一回答,因为人生难逢,这次相聚,下一次要是无缘的话可能一生难以相见,所以我得尽量满足这些好学的学生。

一下楼梯,出大楼,到车上快10点多了。在车上龙书剑先生告诉我,我在讲台上讲了小些“城步普通话”,我出生于湖南城步县,也许由于一说话舌头一痛,有的音没转过来,就痛出“城步普通话”来了。这已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年秋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上,那次是由于紧张,人生第一次上那样大的节目,这次是舌痛、劳累加紧张吧。在这里只有向那些在某个环节没有听懂我讲什么“语”的老师学生表示抱歉了。如果还对我所讲的东西抱有兴趣与疑问,可以在网上找到我的联系方式留言问我,或去网上搜索我的文章,或在我的微博博客上留言。

龙书剑先生告诉我没有回答好学生一个很好的问题:“是什么信念使我能坚持哪怕以前每天以3.5元至如今每天以10元的吃饭费也要坚持写作这条道路的。”我当时跟龙书剑先生对这个问题还讨论了一路。现在想来,我没有关键地说出我爱好写作爱好文学,是因为这种发自内心“骨血式”的爱使我坚持到今天。因为这种“骨血式”的爱使我不顾一切。但愿这个能提出这么好问题的学生能在某一天读到这段。

将近11点回到酒店,开了一天的车的龙书剑先生也累得不行了,他还要回家与老婆带儿子与女儿,本来两个人还想聊聊,苦于各自很忙很累了。

我忍着舌痛回到房间,想着明天,也就是年12月11日就要离开了,觉得除龙书剑先生这个无须道别的人外,还是要与一些人告别,想起田静记者辛苦地差不多跟了两天,尤其年12月10日一路上我们有很多交流,也如同如无所不谈的朋友了,我怕明早我一离开无线网,智能手机就发不出信息了,所以跟她留了一句告别的话,也在圈里发了一句:“谢谢凤凰的朋友们,我明天就离开凤凰了。”就倒在床上在舌痛的刺激下胡思乱想地似睡非睡地到天亮。直到龙书剑先生送完儿子上学,与我一同吃了早餐,再被他用车拉到能坐车到怀化南高铁站的地方。我坐上车,他开车又钻入他没完没了要去操劳的凤凰大地。

在高铁上,我身旁一位女子见我舌痛,说我舌头应是被鱼刺挂伤的,不会有刺,要有刺刺进去了我还能说话。我想也是呀,于是我下了高铁进地铁,出了地铁口,接到龙书剑先生的电话,问我到了没有,我说到了,又能回岳麓山继续自在的“山大王”的生活了。这话一说,舌头又如针一样刺痛。我回到自己租住的8平方米房内,在洗手间的镜前伸出舌头,才发现是舌头上的牙龈上扎了根鱼刺,那鱼刺只要舌头一动就刺着舌头,难怪这样痛了我20多小时了,我用手费了好大劲才拔了出来,舌头终于不痛了。

在舌头不痛的情况下于年12月12日写下了此文,记下第一次面对多学生讲学的实况。

作者简介:

唐国明,男,汉族,现居长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喊出“思危奋发图强,修德安和天下”与“实事求是认知世界、与时俱进改造天下”的鹅毛诗人,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诗刊》《钟山》《北京文学》及其他国内外刊物发表作品数百万字。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发表连载,以反复阅读的方式考古发掘出埋藏在程高本后40回中的曹雪芹文笔,以考古的科学方式修补复活出符合曹雪芹语韵与曹雪芹创作原意的“红学”作品《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回》。其追梦事迹已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美国《美南新闻日报》《新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史博览(人物版)》《广州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等无数报刊报道。

附唐国明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结论摘要:

“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即使随自然正整数越大,素数在区间分布个数在减少,但一个偶数越大,它前面包含的素数就越多,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在不断增大。而一个偶数越小,它前面所包含的素数就越少,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越小,而小到尽头的偶数4,却还有素数2与2之和能表示它;因此可以说,比任一大于2的偶数自身小的素数中至少有一对相同或不同的素数之和等于这个偶数;即除“大于2的偶数除以2”是素数外,所以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两素数都分布在“这个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且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相等。所以大于2的偶数可以是两素数之和。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我们未知的偶数素数区间只能说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对于无穷无尽的偶数素数你不可能全部完成验证,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但谁也保证不了在超出某一区间外不会万一出现反例。你不能说它不对,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而放置于你不可把握的条件下,又只能是相对的。所以,除素数2之外,任一两个素数相加必是偶数,而一个偶数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只能在没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成立,在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之后,面对无穷无尽的偶数,谁也难以保证成立,并且难以验证,也无法验证。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3x+1”: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所以“3x+1”猜想无论怎样成立。

红楼梦到哪儿去了

唐国明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向我转账

红楼梦到哪儿去了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公益爱心
白颠风病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huashizx.com/hhms/2056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