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间,蓝鲸TMT曾独家报道深圳万顺叫车平台运营模式涉嫌鼓励网约车司机刷单,伪造流水从中获利,且拓展方式疑似打“传销”擦边球。
1月12日,万顺叫车公司发布《严正声明》,称日后公司总部数据管控中心会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异常订单并报警,并发布了公司对于惩治刷单的详细流程。
与官方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蓝鲸TMT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刷单行为在万顺平台并没有得到有效管控。万顺平台针对巡游出租车推出零佣金、流水返现制度后,刷单套利空间依然存在。甚至有司机通过大笔资金投入、开设多个账户手动刷单等获利数十万元。
另一方面,万顺叫车宣传“司机即老板”的合伙人制度,面向网约车司机设置共享合伙人、高级合伙人等头衔,签订协议允诺1万元和10万元人民币价值股票以及岗位期权,直至公司上市时生效兑现。业内人士告诉蓝鲸TMT记者,这种协议存在难以履行、容易落空的风险。
作为名不见经传的网约车平台,万顺叫车网约车业务上线仅一年,便宣传“市值达亿”,对外高调宣传上市计划并频繁变更上市时间,让人对平台真实履约及业务能力存疑。
网约车业务上线仅1年,宣传月流水破20亿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万顺叫车运营主体——深圳万顺叫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法定代表周正清,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万顺叫车称公司主要业务为“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创新和用户体验为初衷,专注三、四线城市,连接城市和乡村百姓交通出行”。年3月,万顺叫车网约车平台上线试运营。
蓝鲸TMT记者以意向成为高级合伙人为由,在网上联系到江苏徐州一位分公司负责人李驰(化名),并从其手中获得由万顺叫车总部制作的一份内部推广材料。
材料显示,万顺叫车为招募合伙人,平台在合规化经营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运营数据尤为惊人。
其中,万顺叫车称截止年6月份,全国网约车日订单量为65万单、巡游车日订单量达13万单,7月份累计营业流水规模达22.7亿元,注册司机超过万名,计划9月份用户突破一个亿。
那么其真实市占率如何?
此前交通部公布,7月份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收到共计49家平台1.07亿单完整订单信息,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的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该月订单总量超过1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共有9家,分别是滴滴出行、曹操专车、首汽约车、美团打车、易到、AA租车、神州专车、万顺叫车、巴运出行。
根据交通部提供资料可以看到,在12个已经开展业务的城市里,万顺叫车月订单总量约为1.4万单左右。
万顺叫车安卓客户端下载情况
另根据第三方统计平台七麦数据显示,万顺叫车APP上线至今,在乘客端的安卓累计下载量为万左右。蓝鲸TMT记者以交通部公布7月份企业订单排名进行查询,同样的统计口径下,神州专车的累计下载量约为1.4亿,AA租车累计下载量为万,与万顺接近,但AA租车本身是更为细分的专车平台。
蓝鲸TMT记者也注意到,万顺叫车着力宣传“注册资本一个亿”,以突显其资金实力雄厚。但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查询显示,公司主要股东包括周正清、郭士兵等,且尚未实际缴足注册资本。
万顺叫车注册资本认缴与实缴情况
该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注册资本缴纳期限为30年,未缴足影响的是反映在账面上的净资产情况。但除了反映企业净资产能力不足,后期如果破产清算,注册资本金额越大的企业,需要承担的债务责任也会相应放大。
根据万顺叫车在工商系统中公布未经第三方审计的年年报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为.32万元,净利润为-.16万元,所有者权益为-.87万元,负债总额为.24万元。
真实订单稀缺、“刷单”回报率超P2P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