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旅游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学前教育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
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实用型人才。职业岗位:幼儿园教师、早教培训机构教师、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儿童社会工作者等。(一)思想品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求实创新精神。(二)知识能力方面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中等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了解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掌握开展幼儿保育和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观察了解幼儿、制定保育和教育目标、指导幼儿游戏和各种教育活动的一般知识和方法;能创制简易的玩教具,能正确使用常见的电教设备,能利用电脑制作课件。具有一定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积极因素教育幼儿;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意识。(三)身心素质方面五、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2.5+0.5”课程模式(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二)教学安排表教学安排说明及建议1.本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既要适合学年制教学管理,也要适合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2.本方案每学期按20周计算,其中有1周机动,1周考试;第一学期第1周为入学教育及军训,第六学期最后1周为毕业教育;如果整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则不设考试周。53.学校可根据专业专门化方向、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办学条件以及就业岗位需要,由学校自主确定任选课程及教学内容;任选课教学可以安排部分课程在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其余课程可根据学校实际,安排在其它课余时间完成。4.学校可根据本地人才需求情况和本校的办学条件并结合学生的就业需要,设置若干个专业专门化方向,供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专门化方向课程学习。5.学生每期必须参加学科考试,和专业技能课考核,考试及格和考核合格才能准许毕业。六、课程教学要求(一)公共基础课1.德育(1)《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教学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2)《职业道德与法律》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教学内容包括“习礼仪,讲文明”、“知荣辱,有道德”、“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3)《经济政治与社会》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透视经济现象”、“投身经济建设”、“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参与政治生活”、“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哲学与人生》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2.文化课(1)语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2)数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英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4)计算机应用基础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5)体育与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6)社会科学基础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传授历史、地理及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基本掌握观察社会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实施素质教育。(7)自然科学基础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力、热、光、声、电,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生命的本质和运动以及生命与环境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以适应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需要。(二)专业课专业技能课1.美术本课程主要学习绘画、图案的基础知识和一些美术欣赏知识,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环境布置、节庆活动装饰和组织幼儿开展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胜任幼儿园美术教学任务和技能活动。构成基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图形构成能力、造型的想象与创造能力,主要课程内容包含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通过理论与实践,培养不断创新意识,对学习感受视觉和美学艺术打下良好的础。造型基础Ⅰ(素描):本课程从基础学习逐步深入,主要学习素描绘画不同的表现技法,学习一些素描理论,提高学生对素描绘画的认识。课程内容包括几何体石膏像、静物写生、人体石膏像写生、人体细部特写(耳、鼻、眼、头、身体、手、脚等)等专项练习。造型基础Ⅱ(色彩):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作品中合理的运用色彩来表现、表达想法与意图。课程内容包括色彩调和理论、色彩的感知、情感、配置、运用与表现的应用技法。掌握色彩的审美、色彩与设计应用、色彩与环境的关系、色彩与光的关系、色彩的色温、色相、饱和度、互补色、对比等色彩学知识。2.音乐:本课程主要学习音名、唱名、音阶、调号、调式、音程、和弦等基础知识,学习儿童歌曲分析常识;五线谱的视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了解固定唱名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听辨、听记能力和独立视唱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3.舞蹈:本课程是进行舞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了解舞蹈的基础知识,掌握我国几种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动作组合、儿童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组合、幼儿模仿动作、幼儿表演舞和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初步具有幼儿舞蹈教学和创编的能力。(1)舞蹈基训本课程主要包括芭蕾基训与古典舞基训。通过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舞蹈基本训练,使其了解有关肌肉训练意义和身体各部位训练的运动路线,为幼儿舞蹈形体训练打好基础。将古典舞身韵融入基础训练课,使学生掌握古典身韵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把握好古典身韵的六大元素提、沉、冲、靠、含、腆、旁移极其特性,为以后的中国舞学习打下基础。(2)舞蹈欣赏与表演通过舞蹈欣赏教学,让学生了解舞蹈艺术的文化本质、作用与特征,了解舞蹈艺术在反映生活、塑造人物、传情达意方面特殊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文学性、音乐性、造型性的综合感受与体验能力;通过舞蹈成品表演,学习舞蹈动作、造型技巧,提高学生舞蹈表现能力。(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主要包括我国几大民族民间舞,如:藏族、东北秧歌、蒙族、维族、傣族舞蹈等,实行渐进式的组合教学,有明显的层级之分,各舞蹈内部也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动作到元素组合,难度逐渐升级,环环相扣,为学习幼儿舞蹈创编打好基础。使学生深化综合能力训练,掌握不同风格的舞蹈成品。(4)幼儿舞蹈创编本课程通过学习儿童舞步、儿童舞表演小品,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培养学生对幼儿舞蹈的兴趣,掌握幼儿舞蹈的规律和特点,掌握不同风格舞蹈的创编技法及舞蹈实践,掌握儿童舞创编技法,具备幼儿舞蹈与伴奏音乐的选择和组织表演能力,根据幼儿的实际创编一些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的艺术节目。专业核心课1.幼儿卫生保健学习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婴幼儿常见疾病及传染病的预防、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幼儿营养等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幼儿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学生教育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2.幼儿心理学学习幼儿认知、情绪和情感、社会化、个性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初步掌握了解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学会观察与解释幼儿的行为,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为幼儿教育学、幼儿教学活动组织与指导的学习奠定基础。3.幼儿教育学学习教育学基础知识和幼儿教育学的一般原理,以及幼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学、游戏、日常生活、幼小衔接等内容。使学生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能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各种教育措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4.幼儿健康活动指导本课程在扼要介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概述、目标、内容及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幼儿园身体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的主要内容、实施过程、设计与指导及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类型和实施过程。本教材体例新颖,条理清楚,图文并茂,突出可读性和操作性。5.幼儿语言活动指导掌握分析与评价幼儿语言发展状况的方法;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具有设计组织和指导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6.幼儿科学活动指导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根据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与规律,提供适宜幼儿操作的学习材料;学会设计、组织多种形式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基本的科学素养,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7.幼儿园艺术活动指导本课程从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实践出发,引用国内外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新理念,融入当前幼儿音乐、美术教学教学的新成果。有针对性地研究艺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拥有科学的音乐和美术教学理念、美术教育教学的新成果。学会富有创新并基于实践的教学设计,构建创新的、拓展的、多元的教学活动新类型。促进学生自主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探究音乐、美术教育教学的最佳策略。8.幼儿社会活动指导本课程在扼要介绍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原则、方法、途径、目标等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评价。本教材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设计与实践。实践课
3.认知实习以现代学前儿童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到托幼机构见习,了解幼儿园保教工作职责,使学生逐渐认识幼儿园、熟悉幼儿园工作环境、管理体制和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基本情况,认识专业,形成职业认同。4.顶岗实习根据幼儿园岗位工作要求进行现场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按照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掌握学前儿童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的组织,课程设计、班级管理、创设适宜的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方法,使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体验和社会体验,培养全面的职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七、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成立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项建设小组,确定各组工作职责。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要求领导项目建设工作,研究议定项目建设中的重大事项,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落实建设资金和相关政策,申报项目阶段性验收并审定相关材料及文件。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专项项目小组等机构,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要求,具体划分任务,落实项目责任人,并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和个人年度考核,确保每个项目均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各个项目的进度进行实施。使每项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记录、有考核、有奖惩。保障项目建设高效、规范开展。2.成立专业建设办公室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落实专业建设方案,分解项目建设任务书,指挥协调相关部门及各子项目建设小组的工作,及时处理方案实施和各子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各建设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及时提出需报领导小组研究议定的重大事项。根据项目建设要求,统筹协调校内外关系和教学资源,拟订相关规章制度,起草分阶段项目验收方案及相关文件等。3.成立学前教育专业专项建设小组学前教育专业专项建设小组在专业建设办公室的领导下开展工作。(1)资金保障及管理工作小组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制定并落实项目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编制项目建设资金预算和落实方案;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保证根据项目建设进度落实资金;监控资金流向并定期通报资金使用和评价情况。(2)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小组按照项目建设方案要求,制定师资建设相关制度,根据项目任务书要求分年度具体落实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教师的引进和培养,联系并落实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的聘任;做好项目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验收工作。(3)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小组按照项目建设方案要求,组织课程和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及信息化及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并按进度完成;做好项目建设的评价、验收工作。(4)物质采购及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实验实训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根据各子项目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实施设备采购招标任务;收集相关专业最新生产设备信息,合理选择产品型号、价格;严把产品质量关。(5)项目协调及外联宣传工作小组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外联工作及对口支援的具体联络与协调。负责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用校园网络开辟建设专栏、发布工作简报、通过教育部相关网站及刊物和主流媒体等对学校项目建设工作进行相关宣传。(6)项目监督工作小组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监督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确保方案实施进度和质量,避免国家财产、资金损失,实行绩效考核。(二)保障机制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要求领导项目建设工作,研究议定项目建设中的重大事项,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落实建设资金和相关政策,申报项目阶段性验收并审定相关材料及文件。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专项项目小组等机构,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要求,具体划分任务,落实项目责任人,并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和个人年度考核,确保每个项目均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各个项目的进度进行实施。使每项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记录、有考核、有奖惩。保障项目建设高效、规范开展。并由项目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建设项目的计划审核,年度和中期检查及评估验收等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提供专业咨询。学校制定了《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将专业建设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财务管理、设备管理、考核与奖惩、监督与管理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加强项目管理、协调和检查。建立督察制度,实行财务公开。通过每年设置各个项目的阶段性建设成效评审,检查监控各个项目的实施情况。在经费管理方面,专门成立资金保障及管理工作小组,做到统一规划,专款专用,层层落实,项项检查,检查过程,检测成效。(三)过程管理1.项目管理教务科负责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负责协调、处理项目建设的有关事宜。总务科负责校内相关教学基础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和建设项目所需仪器设备的审核、购置和管理。办公室和教务科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与管理。财务室负责建设资金的管理和建设资金的审计。各职能部门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制订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2.项目实施专业建设项目由项目小组按项目实施方案和任务书负责落实和实施。建设项目设施设备的建设、添置、使用、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专家组指导委员会负责设施设备建设添置的论证、审核、招标、验收、咨询等各项工作。项目建设小组要落实专人负责,做好正常运转、功能开发和维修等日常管理工作。建设项目需按阶段报送建设计划,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立项内容进行,如需变更必须向项目建设办公室提交申请报告并附相关材料,由专家组指导委员会审核、主管校领导批准。经费超出原计划的,需经领导小组批准。对于私自变更计划、挪用、占用项目资金者,将严肃处理。3.检查评估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建设项目评估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对建设项目实行检查评估。各项目建设工作小组每年年底提交项目本年度完成情况报告和经费使用情况报告,交项目建设办公室,由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审核。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将组织有关专家,对立项在建的项目进行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必要时对该项目的阶段目标、资金投入进行调整。项目完成后,各项目小组提交完成项目情况的总结报告,全面阐述项目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由领导小组组织委派专家组进行审计、评估和验收。建设项目实行奖惩机制。奖励措施: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按照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原则,对优秀的集体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惩戒措施:对不能如期完成工作目标,给学校造成影响或损失的,由于实施不力造成一定后果的,对协作不力的部门和责任人,均应视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扣发绩效奖金。(四)经费保障为使专业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我校除申请中央和地方教育、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外,将自筹项目建设剩余所需经费。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和我校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为保证资金高效运行,资金专款专用,不被侵占、挪用,确保专业建设项目圆满完成,制定了我校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设立专门帐户,科学预算,严格实行经费的专款专用,确保专项资金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并自觉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与监督,脚踏实地的做好重点专业建设的保障工作。八、毕业规定本专业学生达到以下规定,准予毕业,发给中专毕业证书。1.达到人才培养所规定的德、智、体、美等规格要求,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必修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成绩合格,获得相应的选修课学分。2.获得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资格证书。3.通过毕业技能考核,成绩合格。4.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5.完成实习,成绩合格。编辑:校团委
审核: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