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通讯员蒋丹王军记者罗丹今年入汛以来,湖南先后经历了15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夜雨多发等特征明显。面对严峻形势,湖南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强化上下联动、左右联防,全力打好汛期气象服务硬仗。预报精准联动防御有“耳目”“幸亏有气象预报预警,不然受灾更严重!”6月23日,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桂花园村支部书记杨秀龙拉着区气象局负责人刘丹的手说道。就在前一天晚上,洪江区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桂花园村房屋和农作物受损严重,但因预报预警及时,名群众提前转移,无一人伤亡。在入汛以来的暴雨车轮战中,这样化险为夷的故事,在各地不断上演。不断提升的气象预报准确率,则是其背后的坚强后盾。这个汛期,湖南省气象局完善了中期和延伸期天气预测模型,自主研发基于相似融合订正的降水预报方法,1-3天内强降水过程预报准确性明显提升。不仅如此,气象部门有效应用自主研发的0-3小时逐6分钟雷达外推预报等,让预报更趋精准。经评估,在6月21日至25日湖南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中,强降雨落区和强度预报准确率达92.5%,暴雨预警准确率%,平均提前52.7分钟,为各地防汛抗灾赢得更多宝贵的提前量。6月23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怀化、湘西检查督导防汛工作时,为当地预报及时、决策科学、措施有力“点赞”。压实责任最后一公里有抓手受连日强降雨影响,7月6日下午,常德市潘坪村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点突发山体滑坡,塌方量余万立方米。而在此前,数次发出预警、迅速进行实地核查、周密组织农户撤离、果断切断高压供电……当这场特大型山体滑坡呼啸而来时,受灾区域内常住人口33人,已全部安全撤离。成功避险得益于预警及时、联动有力,而这正是湖南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的体现。湖南省气象局近年来立足实际,重点优化明确省市县短临业务布局、流程等;以实况降水智能判识与自动提醒等技术为支撑,实现信息快速推送;落实气象灾害预警各级协同、叫应制度,确保指令落地、预警叫响。针对突发性强、防范难度大的地质灾害,气象部门在联动打好“精准战”上下功夫。今年汛期,湖南移动大数据精准发布系统平台“亮剑”。该系统利用基站定位、智能网格预报等技术,开拓了面向公众精准靶向发布预警的新模式。(林乐乐、曾彦彦、徐靖宇、刘钰洁对本文有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huashizx.com/hhtq/4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