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中方县泸阳镇五里村基地里的艾叶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曾凡丁忍不住发了个朋友圈晒一晒。曾凡丁的怀化金土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这两年转型做中药材种植,以艾叶为主,辅以射干、白芨、玉竹等品种,在中方、溆浦等地发展了上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这是我市大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我市地处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之间,溪河密布,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70%以上,青山绿水成就了怀化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全市中草药资源达种,其中重点药材种,占全国重点品种总数的66.9%,年产(藏)量达万吨。中药材品种、产量及质量均居湖南省第一,中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二,为全国少有的中草药资源富集区,是著名的“中药材之乡”。
近年来,我市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打造。围绕资源优势,紧扣市场需求,重点发展金银花、百合、黄柏、茯苓、龙脑樟、银杏、厚朴、白术、天麻等0余种中药材。建成规范化基地30个,并形成了靖州茯苓产业基地、新晃龙脑樟产业基地、溆浦金银花产业基地、通道铁皮石斛产业基地等有区域特色的中药材产业种植集中区。靖州茯苓、新晃龙脑樟、芷江虫白蜡、雪峰天麻、溆浦金银花、洪江白术等怀化道地药材在全国享有盛誉。全市茯苓年产量吨,居全国第一,占全国50%,出口量占全国70%;山(金)银花年产量吨,占全国5%以上。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社组织,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基地”等创新经营模式,健全农户与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助推农户增收脱贫。目前全市共培育发展中药材种植企业35家、中药材农民合作社16个,药材协会14个,示范带动全市13县(市、区)11个乡镇90个行政村种植中药材,覆盖农户4.6万人,种植区农户人均收入达到元,走出了一条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产业发展新路。
据统计,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9.3万亩,比01年增加18%;产值16.4亿元,比01年增加%。实现了面积、产量、产值“三增”。
“十三五”期间,怀化将抢抓国家、省加快发展中医药、养老及健康产业的重大机遇和“一极两带”新定位的机遇。按照“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突出特色、连片开发”的总体要求,以发展茯苓、龙脑樟、虫白蜡、天麻、白术、黄精、玉竹、百合、厚朴、杜仲、灵芝等道地名贵中药材为基本特色,力争到0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到万亩。逐步把怀化建设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初加工基地和中药材贸易集散地。
来源
怀化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本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