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GETENG
鼟
靖州
"艺"起抗疫
五溪文化讲堂线上云展播
龙景平,男,苗族,靖州县苗族侗族自治县平茶镇棉花村人,靖州县“锹里”地区著名的苗族歌鼟市级传承人,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靖州苗族歌鼟
“鼟(tēng)”是击鼓的声音,“歌鼟”原来是“多声部苗歌”的一种,而这种歌贯穿于苗民生活之中,由此,它成为“多声部苗歌”的代表。而后约定俗成,苗民便把“歌鼟”视为“多声部苗歌”的总称。
从表面上看,苗族歌鼟只是一种苗家的民间歌唱方式,但在“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的苗族人民心中,歌鼟的意义决不仅限于“歌唱”。在无文字的苗族,借用“歌”来完成记事、交流和传承功能,选择用“歌”作为记载并传承本族文化的主要手段。
苗族歌鼟歌词大多为七言四句,二四句末字一般讲究押韵,通常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其内容涉及到历史传说、祭祀礼仪、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劝事说理、唱咏风物等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其文学性强,内涵深遂,是苗家人的“口头文学”。演唱时,主要用中锹凤冲村苗族土语(酸话)演唱(饭歌用纯苗语)。“酸话”是一种与当地苗语和周边侗语不同的苗族土语,是苗语的汉化,语音近似于当地汉语,但又略带苗语腔调。歌鼟用纯苗话不好唱,用“酸话”唱才顺口、易学。
1
五溪文化讲堂
《民族中的奇葩——靖州苗族歌鼟》第一讲
龙景平
2
五溪文化讲堂
《民族中的奇葩——靖州苗族歌鼟》第二讲
龙景平
3
五溪文化讲堂
《民族中的奇葩——靖州苗族歌鼟》第三讲
龙景平
注:万卷文旅是在人人通(北京今朝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与政和数据(湖南政和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创立的,专注于保护开发和融合应用的地方文旅资源大数据服务商。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