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66周年华诞。66年岁月沧桑,一切都在改变,城市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祖国越来越强大。
嫩溪垅原来的样子!
新闻广播国庆特别策划:老怀化人讲故事
富起来的农村生活
72岁的唐光发,是鹤城区坨院村一组的村民,也是一名退休的人民教师。如今,唐光发在池塘边盖起了多平米的温馨小四合院,院内种了两棵橘子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老伴在院子里唠家常。
对现在的生活,唐光发很满意。他说,上世纪9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当时就修建了这座小四合院。而他以前住的是破旧的木房子,刮大风时都不敢住人。
唐光发当时我的房子都没看到了,就是木房子,摇摇坠坠了那个样子。一刮大风的时候我老婆都不敢在家里,她走到隔壁去,因为那个房子,年代又久,原来是解放前就买了,木头都朽了。
著名的舞水路原貌!
唐光发有3个子女,那个时候全家挤在摇摇欲坠的木板房里,由于老伴患有腿疾,全家所有的开支仅靠他一人支撑。回想起三个孩子读书的时候,老大差点面临辍学。但即便经济困难,他还是坚持让自己的孩子们上学。
年,唐光发开始步入三尺讲堂,在原石门中学任教一年后,年调去了东晟小学任教导主任。直到年退休。唐光发清楚的记得,刚进校教书时,学校的师资条件很差,住房环境也极为简陋。
改革开放将近40年了,唐光发见证了坨院村的发展,看着村里一天天变化,现在小车越来越多、农村亮化绿化做的越来越好、邻里关系也更加的和谐了。
当记者问起怀化现在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时,唐光发的第一反应是交通出行方面。年唐光发初次去广州,火车只有硬座,坐了25个小时之后,下火车时,他的双腿都是肿的。而如今,怀化交通便利,出行方式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以后的二中就在这里!
现在的唐光发,不用再为生活而发愁,拿着退休工资,自己种点菜,过着自给自足的晚年生活,很是惬意。
唐光发一个就是有空了星期六,星期天给孙子他们辅导下数学,还有就是没事的时候在家里养点鱼虾。还有就是种点菜,自给自足。基本上也不会拿到市场上去卖。
改革开放以来,怀化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唐光发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下期老怀化人讲故事,将为你讲述《“一个中心,四个怀化”将书写发展新篇章》
本台记者:包宇翔郑小霞朱倩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