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届高三第一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3
24.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人,出身微贱的占26%;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人,出身微贱的占55%。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东周权力关系变化C.贵族政治彻底结束D.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25.下表是中国部分时期县的数目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期
数目(个)
时期
数目(个)
时期
数目(个)
秦朝
约
唐朝
约
年
A.县制有利于社会变革B.县制是小农经济的基础
C.县是基本的行政区域D.县制有职责明确的优点
26.元代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但在中国没有引发与英国相同的革命性效应,反而为自闭创造了条件,其根源是中国
A.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B.农民的购买力低下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长途贩运呈现萎缩
27.康熙年间,美洲银元的使用区域从沿海扩大到东南,从江浙扩大到内地。从此,一个新的货币量词进入汉语体系,那就是“圆”(后又写成“元”)。这反映了
A.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康熙时期的贸易玫策有所调整
C.清朝的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D.中国的经济政策顺应时代潮流
28.阅读(—年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表》,此阶段
—
—
—
外国在华资本
15.83%
4.50%
13.11%
本国资本
其中: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
14.44%
6.31%
11.88%
14.54%
3.81%
10.71%
15.08%
10.54%
13.84%
A.官僚资本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衰退B.重工业资本超过轻工业资本
C.外国资本因特权而占据主导地位D.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9.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后,德国极力劝诱日本北进。日本政府却决定,“向处理中国事变的目标前进,并为确立自存自卫的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日德战略配合破产表明
A.中国抗日战场对日本的牵制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日本的制约
C.苏联全力援助中国抗日战争D.英美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亚洲地区
30.下表是某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笔记提纲,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毛泽东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奠定中国特色民族制度的基础。
A.解决了革命领导权、同盟军等问题B.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C.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D.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1.周恩来提出:“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少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像人民解放军那样,是一支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文装的解放军”。这个改策有利于
A.确立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执行D.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32.下列是古代雅典一幕戏剧的对白,此“对白”的主旨是
卖香肠的人:请告诉我,像我,一个卖香肠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你那样的大人物?
将军:这是世上最容易的事。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卑贱的出身,受过在市场中买卖的锻炼,蛮横无理。
A.期盼雅典实行大众民主B.讽刺雅典民主制存在弊端
C.痛恨将军操纵民间商人D.借戏剧传播雅典民主思想
33.年,法国与英国签订条约,条约规定:英国对法国工业品的进口完全免税;法国对英国输入的煤、铁、机器、纺织品等减税;两国对禁止输入的项目完全解禁。该条约与英国《航海条例》相比,其共同点是
A.都利于本国拓展世界市场B.都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C.都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到来D.都显示欧洲经济互补性强
34.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向国会提出特别咨文、写信等方式,把过去破例向国会提出立法草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经常性行政活动。为创办和管理大量公共工程,罗斯福还临时增设许多新的独立机构和附属机构。这些变化导致
A.美国权力结构的调整B.美国自由放任政策结束
C.美国国家结构的失衡D.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解决
35.下图为漫画《苏联消耗华约成员的粮食》,此漫画主要表明
A.苏联已控制华约各国的经济命脉B.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包围苏联
C.苏联的工业化得益于华约的建立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明朝初年,朱元璋颁行《大明律》,详细规定了对官吏贪赃枉法的惩处。年,朱元璋发现官员贪赃枉法,将户部尚书等数万人处死。《大明律》规定,凡遇“亲、故、功、忠、能、勤、贤、宾”等8种人犯罪,“实封奏闻取旨,不许擅自勾问”。
年,朱元璋又颁行《大诰》,加大了处罚力度,规定“赃至六十贯以上者,枭首示众,乃剥皮实草”。《大诰》规定,“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朱元璋甚至规定:“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大诰》),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有《大诰》者)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
明初规定,一个县官的月收入大约相当于现在元人民币。清官海瑞去世后,人们发现他只有8两俸银。
朱元璋虽用“重典”惩治腐败,但腐败分子依然屡禁不绝,以至于朱元璋在晚年发出了“吾欲取贫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的疑问。
——摘编自陈忠海《如何回答“朱元璋之问”》
材料二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抑制腐败的法律,如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候选人捐款的法律(年)、竞选经费公开法(年)、联邦反腐败行为法(年)等。负责调查和起诉公共腐败行为的联邦刑事机构,有司法部公共廉洁处、联邦调查局和独立检察官;还有许多非刑事公共廉洁机构。在遏制腐败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对案件的穷追不舍和深度挖掘,对潜在腐败官员产生震慑作用。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平民党运动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弱势群体,促使政府对大企业的非法侵权行为实行有效控制。19世纪80和90年代席卷美国的工农运动,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年间所发生的罢工运动和佃户的反抗斗争。
——摘编自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时期贪官污吏“朝杀而暮犯”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反腐败与朱元璋反腐败的异同及启示。(17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外国
中国
年,关国共和党开始执政。此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局面形成。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年,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胜利。
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美国通过第十四条宪法修正案,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
年,德国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宪法通过。
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并于年建立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年,戴姆勒和本茨各自独立地制成了三轮汽车。
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
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技术。
年,德国人狄塞尔发明柴油机;强占中国胶州湾。
年,美国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年,签订中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年,成立京师同文馆。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年,方举赞在上海投资创办发昌机器厂。
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动工兴建。
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年“大清邮政局”成立。
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
读19世纪60—90年代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4.(15分)
材料管仲兴齐,用的是商人的办法。管仲规划士乡十五个、工商之乡六个,每乡有两千户,以此计算,全国有专业军士三万人,工商臣民一万两千人。此外,在野的农户有四十五万户。管仲规定,鱼盐可以自由出口,关隘只登记不征税。齐桓公多次与管仲切磋富国之策,齐桓公提出对人口、房屋楼台、六畜征税,管仲一一否定,并提出了“寓税于价”的办法,在具体办法上给出简单的七个字:“唯官山海可耳”。管仲还认为,“若岁凶旱水滥,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无彘者(指穷人)为庸。故修宫室台榭,……以平国策也。”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管仲变法》
(1)根据材料,概括管仲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经济改革的影响。(9分)
45.(15分)
材料丘吉尔首相和斯大林于年10月9日在莫斯科会晤。丘吉尔留下了以下描绘:
我说:“让我们开始处理两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事务吧。你们的军队正在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我们在那里有利益、使团和代理商。我们别在小问题上相互误解。就英国和苏联而言,你们在罗马尼亚有90%的优势,我们在希腊有90%的决定权,在南斯拉夫各一半,你看怎样?”翻译正在译这些话时,我将这种划分写在半张纸上:
罗马尼亚
苏联90%
其他国家10%
希腊
英国(和美国一道)90%
苏联10%
南斯拉夫50%—50%
匈牙利50%—50%
保加利亚
苏联75%
其他国家25%
我将这张纸推给斯大林。他拿起蓝色铅笔,在纸上打了一个大勾,又将它推回到我这边。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之后我说:“我们用这种非正式的方式确定了这些关系到数百万人命运的问题,这是不是有点荒谬?我们还是烧了这张纸吧。“不,你留着它吧。”斯大林说。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大同盟、冷战及其后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丘吉尔和斯大林会晤的背景。(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丘吉尔和斯大林达成的协议与雅尔塔协议的相似之处。(9分)
46.(15分)
材料屠呦呦,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20世纪60年代,由于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年中国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有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名科研人员参加,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年,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在失败了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共使超过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年,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关于屠呦呦的颁奖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成功发现青蒿素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屠呦呦发现青嵩素的意义。(6分)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白巅疯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