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军卢宗旺朱跃军
年4月15日,怀化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与溆浦农飞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1项校企合作项目——“雪峰山片区优质稻米全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至此,该院已与国内23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完成校企、校地合作项目40余项。
“我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成效显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得到保障。”怀化学院党委书记刘望说。
毕业生成了市场“香饽饽”
白中利是怀化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届毕业生,也是该院“机器人班”的第一批毕业生。年,该院与中鑫创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全省率先办起校企合作机器人班。学生经过两年专业学习后,进行半年机构培训,再到企业实习。由于契合了市场需求,机器人班第一批16个毕业生全部进入大企业工作。先后有三家企业同时向白中利抛出了“橄榄枝”。届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吴小梅在深圳就业,担任QT开发工程师,月薪达1.5万元以上。
怀化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年,前身为创办于年的物理与信息工程系。学院开设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专业为湖南省“双一流”建设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立项为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目前,在校学生人。
近年来,该院秉承怀化学院“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连续多年保持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有的专业供不应求。
“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和单位也越来越好,已从湖南及周边地区拓展到‘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地区。”院党总支书记胡艳萍喜滋滋地告诉我们,大批毕业生进入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等大型单位工作,月均收入元以上。
据专业评估机构(MCOS麦可思)跟踪调查,该院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和就业质量满意度均达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及专业技能也都给予充分肯定。近5年来,该院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多人。
协同育人培养应用型人才
怀化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大胆改革,积极构建“一中心三共同五平台”人才培养模式,让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一中心三共同五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企业、社会(就业单位)三方,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设计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管理和监督教学质量,构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发展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面向岗位的实训平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协同育人项目。
积极推进校企、校地和校内合作。该院先后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大唐移动、北斗产业研究院、深圳信盈达、北京凌阳、金升阳、广东粵嵌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共同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达内集团联合创建人工智能学院,与中鑫创投(北京)共同创建工业机器人实验室,与大唐移动共建大唐移动通信实验室、开设了“大唐班”,共参加学习培训学生余人。
并与企业共建了21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承担了18个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实训项目、共建了《TD-LTE原理及关键技术》等10门课程资源,制定了《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室管理办法》等协同育人制度。依托基地定期举办校企合作论坛,加强校企交流,促进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该院还鼓励师生服务地方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转化能力。目前,师生共同完成了通道源田生蔬菜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项目、溆浦乐园竹业重组竹压机测控合作项目、溆浦农飞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等20余项校地合作项目。利用与其他学院联合申报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基于北斗2号和无线系统的武陵山片区森林防火测控系统研究”,“水电气暖四表联网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20余项平台项目研发,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该院“湖南省百佳大学生党员”、“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候选人胡明海同学目前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项目1项,参与项目2项,获专利授权4项,发表论文1篇。
创新创业教育结硕果
走进该院荣誉室,一张张喜报令人振奋:年,该院张正午、韩旗、曾小小三位同学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年,刘娇阳、陈雪同学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类创新能力大赛——通信工程应用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该院学生开发新产品10余件,21名学生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并从国家、省部级、校企合作等各种渠道获得大学生创新性研究实验项目立项50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9项,校级37项。学院级学生、湖南省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候选人阳玉麟自主创办湖南鸾音驭鹤电子商务公司,目前已经入驻商家余家,助力扶贫开发、提供就业岗位,深受大家喜爱。
“这是我院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结果。”院长米贤武介绍,近几年来,该院建立了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方式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课堂教学采用创新模块课程,即: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模拟电子实验、创业实践、机器人课程培训等。课外实践包括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电子产品开发等。
同时利用大学生航模工作室、AI人工智能工作室、机器人研发工作室等8个创新工作室以及3个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共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多名,有多人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唐杯”移动通信大赛、挑战杯大赛、物联网大赛等各种竞赛中获奖,其中,学生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人次,其中国家级26人次,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16人次、三等奖2人次;省级人次,一等奖25人次、二等奖29人次、三等奖61人次。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校企合作中为全校二级学院做出了榜样和示范,我校将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推动学校‘开放发展、快速跨越’。”怀化学院校长宋克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