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北京的魂在西四胡同
如果说上海的魂在百乐门亦或是霞飞路
那么,怀化的魂在哪里?
怀化的魂,一定是见证了怀化的发展
能够代表怀化一代人的记忆
但是如今,这样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了
机务段
-怀化之魂-
怀化,从一个人、三条街边陲小镇,发展成现在拥有60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全部得益于铁路运输。运输的通畅,成就了今天的怀化,而怀化的所有火车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机务段。机务段对怀化铁路的意义,等同于铁路对怀化的意义
怀荣
-鹤城之魂-
怀荣,是怀化那个时代的品质和高端的象征,90年代末,能够住进怀荣的人非富即贵,怀化最好的衣服,饮食,服务都能够在这里买到。直到今天,怀荣依然经久不衰,里提供的衣服干洗服务,依然是怀化干洗行业的标杆。
西兴街
-鹤城之魂-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只要是湘西人,说起榆树湾,无人皆知它是三省交界的古镇,是当年沈从文所在的地方部队驻扎过的难忘的小镇。如今西兴街的老巷子就是当年榆树湾的最后遗存。
河西
-鹤城之魂-
伴随经济飞猛进的发展,怀化河西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市场,其中邵阳人对河西的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贡献,如果没有邵阳人的带动,怀化的经济绝不会像今天这样发达,河西让怀化经济繁荣,邵阳人又建设了河西,他们都是怀化之魂。
国营老厂
-鹤城之魂-
、、,“水电费不要钱,天天发鸡蛋,偶尔还发家电”这里的福利待遇一度令所有怀化人眼红。这里的技术顾问,都是请的国外专家,这里的产品对怀化工业和城市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它们随历史远去,但怀化不会忘记它们。
西湖口浮桥
-溆浦之魂-
溆浦西湖口浮桥建成于年,几经拆毁。没有浮桥的溆浦,城南离城北太远,乘船太险,浮桥的出现,架通了溆浦南北,让溆水天堑,变成了通途。
柳树湾
-辰溪之魂-
柳树湾曾是整过辰溪人口最密集,繁华的地段。当时交通主要走水路,衣、食、生活用品,都是通过柳树湾码头来运输。可以说没有柳树弯,就没有现在的辰溪。
五强溪水电站
-沅陵之魂-
五强溪水电站的建成除了让沅水流域免受旱汛灾害,也为国家提供了巨量的电能,最重要的是,五强溪水电站淹没了过去的沅陵也缔造出一个崭新的沅陵,它代表着沅陵的过去与现在。
豪侠坪村
-麻阳之魂-
据年统计,麻阳全县人均寿命75.6岁。远超联合国规定的长寿之乡的评审标准,而豪侠坪村全村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29人,是麻阳福寿文化当之无愧第一村,也是麻阳长寿之地的象征。(数据来自:中华长寿文化园)
洪江老街
-洪江之魂-
洪江古城的街道上曾有数百家作坊,商贾云集、店铺如林。如今方圆墙,依然昭示了洪商既要守信,又要圆滑的为商之道;陈荣信商行照壁上由郑板桥所写的“吃亏是福”四字仍依稀可辨。
苍老的洪江古城也依然接待着一批批游客,向他们反复展示自己的过去,宛如勤恳的洪江商人。
恭城书院
-通道之魂-
这座多年前就存在的书院,见证了通道无数历史,“通道转兵”在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时,毛泽东力挽狂澜,主张从通道西进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从一定意义上说,新中国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中正门
-黔阳之魂-
历史在黔阳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西门上的“中正门”三字就是民国时期戴笠所书。它默默见证者黔阳的历史变迁,古民居紧密相连,屋檐叠交,高墙连连,一脉相承。
高椅古村
-会同之魂-
高椅的小巷窄窄的,仅容一人挑水换肩,青石板路也纵横交错,宛如网状深深地嵌进泥缝里。比起洪江古商城的窨子屋,高椅的窨子屋少了许多霸气。虽然也是高高的青砖封火墙防火防盗,但院中有院,门中有门,院院相通,户户相连。家家鸡犬之声相闻,炒菜香气隔墙四溢。
龙津风雨桥
-芷江之魂-
芷江风雨桥始建于年,经历了太多风雨。抗战时他在日本空军的轰炸下屹立不倒,保证了军需的供给。风雨桥就是芷江的魂,它代表着芷江人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和战斗意志。
荆坪古村
-中方之魂-
这曾是明清时期重要的交通驿站,年八百里加急的文书都要在这儿换马。沿河一线今天还保留着宽阔的跑马场,信马由缰,临风驰骋,如今只是满目青草,马蹄声渐行渐远,已不可闻。
龙溪古镇
-新晃之魂-
明末清初,龙溪古镇曾是晃州城镇的代名词,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素有“小武汉”之美誉。它的街道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吊脚楼上面是砖墙封闭的窨子屋,飞檐翘角,青瓦白墙,鳞次栉比。
土桥老街
-靖州之魂-
靖州土桥老街是靖州历史沿革的见证。这条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依傍着渠水而建,虽然它已经不复往日繁荣,祖先们留下的古居也历经风雨的洗礼变得斑驳、颓圮,但它却积淀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冷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