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汆岩
图、文/张珑辉
大地复苏,草木葱茏。市作协知名作家和县作协代表前往新晃县新晃镇水洞村汆岩组进行采访调查。了解百姓生活,收集百姓故事,摸清致贫原因,倾听百姓声音。
汆岩离新晃县城7、8公里。汆岩如同名字一样,能领略到了石头的坚硬与冰凉。因我初次前往不甚了解,真实信息全靠汆岩的朋友提供。
汆岩可用“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来概括。全村余人中,有45位残疾人,且多半为单生。为了繁衍后人,解决男子找不到老婆的难题。曾流传一种做法:嫁进该村的女人,不管是丈夫去世或与其离婚,若要改嫁,只能嫁给该村的其它男人。可以说,嫁给村子里的男人,就是嫁给了这个村子。否则,就是冒犯村规,不但不能离开村寨,还会引发全村的牛羊来吃冒犯村规人家的庄稼,让其颗粒无收。村里有1/4的残疾人,是否与村规有关还待考证。残疾人与健康人一样,被石头托举在汆岩的山岗,不离不弃的坚守着。并别无选择的只求温饱,力争生命的延续。导致贫穷落后的帽子一直扣在汆岩人的头上。
氽岩别的没有,石头资源非常丰富。村民长年累月都玩石头,并玩出了名堂。用石头砌房子,垒墙,围猪舍,田埂、土坎,就连行走的道路就是用石块铺筑而成的。既原始环保,又美观大方。有了精美的石头做依托,汆岩便成了一个无需装饰的盆景村寨。
我与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韩生学老师乘坐广铁邓林江书记的车前往该村的。去该村车子得经过一段悬崖,邓书记不敢走神,全神贯注地把握着方向,大家屏住呼吸,任车颠簸。为了缓解紧张气氛,邓书记开腔说:我在城里跑(车)惯了,初跑悬崖还有点儿怕哩!你们敢坐(车)是对我驾车水平的认可!尽管邓书记的语气随和轻松,但从反光镜里看到他额头上的汗珠,大家明白经过这里他已被吓得不轻。公路两边的悬崖对视着,光秃秃的,就剩下灰暗的岩石。或半露、或全裸,像海豚跃出水面,又像耗子探视情况,表情各一,形状各异。整幅画面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公路从这边山顶向下,下到“U”字型的底端又缓缓向上直至对面的山顶。悬崖之间有棵樱花在绽放,这是山涧唯一有生命色彩的标志,能明示春天的来临。稀稀拉拉的松树在悬崖的乱石中营养不良地生长。尽管树体不高,但却比个别随行人员的年龄还大。车子翻过山顶,来到了氽岩的醉花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村支领导及导游早在村口候着,在他们的引领下,我们来到正在开发的天池边。上届老书记杨来娣指着正在开发的天池说:这里原来是一丘农田,当春季来临,田里有股莫名的水从地里冒出,时间持续半月之久,喷发出来的水力度很大,把农田灌溉得满满的,然后向外溢出。半月之后,蓄满的田水一夜之间就会自然渗透,水田成了干田,水至于去了哪里都无法知晓。醉花间公司正在这处神秘的天池修筑了能蓄水数千立方的水库,以便灌溉农田和来客游玩观赏。
大家跟着导游从天池向庵堂坡进发。扛队旗的闪小说家夜郎三光着个没长几根毛发的脑袋在队伍的前面晃悠,他将队旗飞舞得格外的起劲,让随后的队员看到他的滑稽举动是种享受。大家前行,来到古海洋生物化石的地质公园。据相关资记载,四亿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海洋。经过天崩地裂的倒悬及沧海桑田的变迁,就有了这片海洋化石公园。该公园石壁上的植、动物图案像被雕刻在石壁上一样,清晰可见。海水将石壁上的图案轮廓冲洗得极其光滑、圆润,大家找好景点合影留念。为了让石壁上图案更加清晰,走在前面的吴辉老师将随手携带的矿泉水倒在有花纹的石壁上,然后用手抚摩让水浸透,花纹图案吸收了水分后显得更有生机和灵气。爱开玩笑的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主席江月卫见状,风趣地对随后的队员说:前面这块石壁上的画,被吴辉老师屙了一扒尿淋湿了,有点骚味大家只能远观,不可近看!诙谐的语言一出,引来整个山头的哈哈大笑。来到山顶极目远望,视野格外的开阔,武陵山脉起起伏伏,峰峦密集,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像明朝画家朱耷的一幅山水画。一条山道依偎在山林中向前延升,又像巨蟒缓缓回巢。
此山海拔余米,向下俯视悬崖峭壁,令人头晕目眩。站在山顶,腿脚有些不听使唤的哆嗦不止。山顶的春风佛面而来,带着原野芬芳的气息,让人凉意阵阵又倍感亲切。俯视完全景,队员恋恋不舍地沿嶺而下,来到了一处正在开发的工地,工地堆积有许多细沙、岩石,象是在修公路,又象是下屋基脚。山路两旁裸露的巨石,有的像犀牛在塘里滚澡,有的像在沙滩爬行的乌龟,还有的像海蟹捕食,可谓千姿百态,亮点无限。我们来到观景台,贵州万山的鸡冠山与湖南新晃的尖坡遥遥相对。据导游介绍说:为了与万山相通更为便捷,醉花间公司准备从尖坡架条索道直通万山。传说这里有所学堂很有名气。不管从山向、龙脉、地形来说位置极佳,能出高官。方圆二、三十余里地的有钱弟子骑马而来在此就读,是汆岩最好的风水宝地。据说:这里培养出姚昌开官升至长沙法审局局长,姚天湘是当地写状子一流贡生。有被朝廷指派专门抬送去玉屏做县官的,不幸抬到半路遭病夭折,没能即位就断送了前程。土匪头目姚大榜的左膀亲信压生矮子也曾在这里就念过几天书,只是学业不成,最终投奔了土匪头目姚大榜。据史料记载,这所学堂有点诡异,出人头地,身谋高位的都是外村来就读的人,而汆岩本地人在此学堂学业难成。有人认为是学堂大门朝外开的缘故,才好了外乡人。后来又将学堂大门改为朝里开,结果还是一样。于是,清朝末年,汆岩人把该学堂拆除,剩下原学堂的原址。我们沿着原学堂旁的氽岩古屯道向下而行,从山梁往下看,远见一个村子坐落在山坳里,约有几十户人家,房屋依山而建,散落在山坳的角落,石板路像一条纽带将村民之间连接。这里就是目的地——氽岩。据新晃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洪武二年,姚思霖、姚思崇就从晃州迁入豹子冲(现汆岩)而居,到清朝甲午年间,人丁兴旺,极其富有。(由于这里地势陡峭,就唯独一条通道进出汆岩村寨,且得穿过铜墙铁壁的氽岩洞,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是村寨的喉舌,守住洞口,就是守住了村寨。甲午年间苗民造反,因当时没人把守,苗民趁机而入,便将该村老小一夜之间全部杀尽,唯剩外出走亲的姚思文幸存,后经繁衍生殖才有了后人)。不管传说中的富足有否,从遗留的房屋可以看出,这个村寨原来确属大富。门窗雕龙刻凤,屋柱是优质马桑木的,多年的房子不用上漆保养,依然坚固如初。房前屋后的台阶都是尺寸相仿的垛子岩堆砌而成的,整齐美观,线条分明,石板岩砌成的台阶,被踩得乌黑发亮,光彩照人。石墩上还配有条形花纹,抽象简单而不失大雅。这些古老建筑的神韵,为纯朴的山寨增添了灵气。因此,汆岩也被市里列为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之一。
汆岩原是一个村,撤乡并镇后,这里即便成了小组。村支书甘秀军介绍说:现在的水洞村是3村合并的,有17个村民小组户人。汆岩是该村最为偏远的小组,与贵州万山毗邻,有“一洞穿湘黔,一桥跨两省”之说。汆岩的发展历程艰辛,有许多令人难忘和感概万分的故事。甘支书饱含深情地说,年,身为女性的杨来娣受命于百姓重托,担任了氽岩的3届村长和2届村书记。上任期间,汆岩发展一直困惑着杨书记。她尝试着带领村民发展种养殖业。但基于没有肥禾的土壤,导致收效甚微。于是,她从水、电、路基础工程着手。没有资金,她就去讨,没炸药修路,她就去要,缺什么,她就求助什么。在她的引领和感召下,村民出资出力,将一条长约8公里的公路修通进村,氽岩才有了一条水泥公路。汆岩严重缺水,每年旱期都是县消防战士送水去喝。她便想方设法将自来水引进村里,解决了喝水难的问题。之后,她又把高压线架到村部,让村民用上了电。杨来娣全心身地投入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也被评为“新晃县十佳优秀新闻人物”。汆岩虽然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但贫穷落后的旧貌依然难以改变,村里经济不能提升,从根本上还没摆脱贫困。面对村里的尴尬窘境,村支书甘秀军班子很是着急。去年,村里先是投资81万元,在冷水冲片区建成并网发电90.18KW光伏电站项目,将电站收入按2:8的比例分配给村集体建设和贫困户家庭,实现利益联接。此外,又投资31万元发展“一村一品”的土鸡养殖产业。尽管村支方向明确,思路清晰。但发展经济仅依靠这两个项目还远远不够,还得另谋出路。于是,村班子又把目光投向汆岩的喀什特风貌和独特的地缘优势,决心把汆岩的固有资源开发利用好。并大打招商引资牌,引进外力推进村支产业发展。在县教育局武帮能的引荐下,结缘了湖南省众香国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熊喜林先生,他来到汆岩就决心把这里打造成原生态的旅游景区。年10月醉花间公司进驻汆岩,计划三年投资2.4个亿开发建设“生态农业+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乡村旅游”项目,将汆岩古屯打造为中国侗族农耕文化保护基地,中国动漫(影视)拍摄基地和中国古海洋生物化石地质公园,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熊先生又引荐免费午餐的倡导者邓飞先生前往汆岩来投资开发亩的公益项目游学营地。并与汆岩景区开发项目对接起来,实现景点多元化、规模化。日前,汆岩又有新的发现,地下资源“桃花溶洞”已面世。该洞在山里穿梭徘徊,冬暖夏凉,洞内时宽时窄,钟乳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大洞小洞相互贯穿有几百米长。像似迷宫仙境,为氽岩的旅游再添美景。当下正在挖掘和开发。氽岩醉花间的旅游开发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极力地推进了氽岩的脱贫进程。自年开展帮扶驻村两年多时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计户人。截止去年年底,己脱贫68户人,其余未能脱贫的将被列入村里助力脱贫的对象。眼下,村支两委的工作重点是在政策的扶持下,在醉花间公司的推动下,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梯上楼,助力推动各项建设的进程。迄今为止,村里的土地已流转了亩,解决了残疾人不出村就有事做、有收入。村长姚本树向笔者介绍了汆岩组的一户特殊家庭,他说:姚伙元是该组最为困难的残疾人之一。年,他在大湾罗乡开关站工作,在抢修电路更换电杆时不慎被电击伤,导致一只手被截肢,因是在工作中所致,造成日后生活不便,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他经常去找相关部门上访,讨说法。为了帮他解决困难的症结,让他走出困境,村支两委没少操心。始初,引导他喂养黄牛、山羊,靠搞养殖获取政府的补贴。现又将他安排在醉花间公司上班,月薪元/月。当笔者问其对现实有何想法?他爽朗一笑,说:“我有两个女儿,一个成人,另一个已成家,一家人没了负担,收入稳定,不愁吃穿,生活得安逸,知足了!”当问其今后为残疾之事是否还去上访?伙元直摇头摆手说,哪还有那等闲心!像类似于伙元这样的残疾人,全村共有45人,涉及到45户家庭,己有多半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余的村支将逐步安排好就业,尽可能地给残疾人谋取更多的工资和福利。残疾人在醉花间公司上班,男的是元/月,女的是元/月。此外,一二级残疾人上班,除有工资外,政府另补助50元/月,醉花间公司随政府一样再追加50元/月的补助。70岁以上的一二级残疾人政府另补助元/月,公司随政府同样的增加补助费用。
氽岩人民在汆岩的岩石上煎熬的春秋无数,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后,他们己走过了冬天,迎来了春天。在党的领导下,氽岩人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大胆改革,迎难而上。在攻坚脱贫的关键节点,凭借招商引资的东风,乘风破浪,永往直前。使氽岩面貌焕然一新,村支建设蓬勃发展。汆岩人民正享受着招商引资带来的成果和红利,思想观念得到了彻底的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一切,归功于党的好政策,归功于有魄力的村支领导班子。归功于勤劳勇敢的汆岩人民。我们相信,氽岩人民在多方助力扶贫下,在旅游景的推动下,实现奔小康的中国乡村梦指日可待!汆岩人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杜鹃草堂假日义务开设红色讲堂
廖瑞莲:有朋似风信子
张家和:汆岩采风
唐树清:寂寞汆岩醉花间
汆岩古屯石头记
红椿芽
风从那边来
写在大地上的楷书
编辑:蒋莉莉
投稿邮箱:
qq.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最好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